玉林市着力推进医联体建设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2019-12-29

  “一人病、全家贫,小病拖、大病熬”,曾是许多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不怕病”,这是基层群众的就医期待;“保底线、补短板,强基层、谋长远”,玉林正在写就一份沉甸甸的医疗惠民“答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事业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实现让老百姓‘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就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实惠、便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玉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谢章对记者说。

  近年来,玉林市卫生健康委着眼于“健康玉林”建设,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建有市医疗集团1家,三二医联体21个(其中紧密型三二医联体7个),县域医共体115个(其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6个),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率为94.26%,高于自治区要求24.26个百分点。2019年8月,玉林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北流市、容县、博白县分别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之一。

  随着全市医联体建设的深入推进,目前,为人民群众搭建的一道“健康长城”正在一步步绵延,一系列医疗资源下沉举措正在发挥实效,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初步形成了“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县级医院(市级医院),康复治疗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进一步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资源整合——

  城乡医院“牵手”抱团发展

  “如果不是胸痛中心,还有胸痛救治绿色通道,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我非常感谢胸痛中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家住陆川县温泉镇通政街的罗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

  原来,罗先生在上夜班的过程中突发剧烈胸痛,立即到陆川县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但在诊治过程中,罗先生突发心室颤动,意识丧失,生命垂危。

  在这命悬一线的关头,作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胸痛中心网络医院的陆川县人民医院,立即启动了胸痛急救绿色通道,通过“扁鹊飞救系统”和玉林地区心血管医生群将患者心电图、实时生命数据等上传至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根据患者病情,向陆川县人民医院发出立即转运的建议,同时为缩短患者抢救时间,立即派出精干的院前急救队伍赶往陆川接应病人。

  在胸痛中心的调度下,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救车与陆川县人民医院的急救车在途中会合,将患者转移至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救车上。在患者还在转运路途中时,胸痛中心已经提前启动导管手术室,所有介入手术的医护人员已经准备就绪。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进入导管手术室,最终顺利完成手术,转危为安。

  “该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有赖于胸痛中心这个专病医联体对院外、院内医疗资源的整合,激活了基层——三甲医院——心血管专科这一条胸痛急救绿色通道,充分说明我们构建的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是行之有效的。”参与指挥并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主任李平对记者说。

  这样的看病模式得益于我市医联体建设。近几年来,玉林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探索创新,整合玉林城区、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各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资源,积极推进城市医疗集团、三二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多种模式建设,实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服务同质、发展同心,通过管理支持、技术支援、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等多层面联合,实行分级医疗、上下联治的诊疗流程,促进了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化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上下联通——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不但出入方便,家人来照顾也很方便,而且治疗效果和北流市人民医院一样,费用还低了。”说起社区康复治疗,北流市新圩镇新街的李大叔连连称好。李大叔今年53岁,因患脑梗死住院治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月8日至8月5日在北流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58天,总费用近4万元;8月6日转入北流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10月8日出院,住院62天,总费用2万多元。“回到社区康复治疗,不但方便,还能省很多钱……”李大叔满意地说。

  像李大叔这样的患者,以前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条件有限,必须要到北流市人民医院治疗,严重的话还要去更高一级的医院。

  玉林市坚持“强弱联合,以强带弱”的建设原则,推行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县(市、区)医院上挂市“三甲”医院,下联镇、村(社区)医疗机构,实施对口帮扶模式,三级医院专家医疗服务队伍到基层医院挂任副院长、科主任,开展查房、坐诊、手术和技术指导,为基层医院输入“新鲜血液”,有力推进了医疗资源下沉、医疗重心下移,大大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大专家”的诊疗服务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玉林市还采取轮训的方式,让镇、村(社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到县(市、区)、市级医院交流学习,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北流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班坐诊,我们社区医务人员也轮流到北流市人民医院进修提升,现在老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医院的未来,大家都充满信心。”谈及医联体建设,北流市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李德栋直言:“收获满满。”

  “互联网+医疗健康”——

  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

  家住福绵区成均镇77岁的匡奶奶,因咳嗽及肺部疼痛到成均镇卫生院就诊,镇卫生院给匡奶奶拍摄DR后,检查结果立即通过医学影像云平台发送到玉林市中医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这里的专家收到信息后,及时进行诊断并将结果反馈给成均镇卫生院。

  成均镇卫生院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制定出诊疗方案,对匡奶奶进行了针对性治疗,匡奶奶得到及时诊治并迅速康复。

  “以前遇到这样大一点的病,要到福绵区医院或市级医院去确诊,但我们老人行动极为不便,现在家门口就能‘付卫生院的价格,享受大医院的服务’,便民又惠民!”匡奶奶说道。

  作为玉林市医学影像云平台项目的建设试点单位,今年6月,玉林市中医医院在全市率先启用及推行医学影像云服务,引领玉林市卫生系统迈入“云胶片”、人工智能(AI)诊断时代,对诊断人才缺乏、诊断技术不足的基层卫生院,无偿提供远程影像诊断,输送诊疗能力,缓解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买得起设备、请不到读片医生”的尴尬处境。

  医学影像云平台跨区域、跨医院的互联网服务模式,大大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路的预期目标,给百姓就医带来了便利,使患者“付基层医疗价格、享受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小病不出乡的医改目标。

  “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搭建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牵头医院之间的会诊通道,基本实现了医联体内的信息一体化。”玉林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医联体牵头医院还可以通过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心电、远程会诊模式,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远程会诊业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治水平,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医疗卫生工作更加惠民益民。

  原标题:以为民之心筑“健康长城”——玉林市着力推进医联体建设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责任编辑:覃维】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福绵:构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新格局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08-14
两广联动 一波三折侦破博白“4·13”交通肇事逃逸案
2017-04-17
【砥砺奋进的五年】“红色引擎”激活侨乡发展一盘棋
玉林日报|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