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环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解民忧

环江融媒体中心 2020-11-06 阅读量 813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战场,整合各种资源,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打通了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体贴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环江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为单位,共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3个,并整合全县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爱心服务、法治服务、卫生服务等“八大平台”,组建了19支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队。为确保工作落实落细,环江文明实践中心制定并上墙公布全年各平台、各志愿服务队实践活动项目清单共89项,排出任务书、挂出作战图、定出时间表。

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开展防疫宣传

  环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准确把握基层受众的需求,组织志愿者为广大群众提供最需要、最贴心的服务,努力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面对面”问需于民。环江组织123名县直单位“一把手”下沉一线担任143个行政村(社区)“大村长”,穿上志愿者红色马甲,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住房、医疗、教育、产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逐村逐户进行走访,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攻坚、大整改”活动,着力为民排忧解难。据统计,截至目前,123位“大村长”进屯入户共排查问题1000余个,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700多件,用实际行动化身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环江志愿者队伍开展“五大清洁行动

  “点对点”服务于民。环江在城西、毛南家园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家园、职工之家等,整合组织、移民、教育、民政等12个职能部门志愿者进驻文明实践站,开展群众技能培训和“四点半学校”“民事代办”等文明实践活动,解决移民群众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已帮助1000多户搬迁群众解决用水用电问题,协助随迁子女547人就近入学,安排搬迁群众216人稳定就业。目前,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文明实践站已形成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服务机制,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提供坚强平台保障。

志愿者走进校园,向孩子们传授交通安全知识

  “手拉手”送教于民。环江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服务平台作用,调动教育扶贫志愿服务队开展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行政劝返、司法督促复学及送教上门等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所有贫困适龄学生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今年秋季开学,全县排查发现有3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未到校注册上课,教育扶贫志愿服务队深入学生家中做思想工作,宣传法律法规,积极为学生解决上学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劝返工作,全县贫困适龄学生全部返校读书。

  “心贴心”造福于民。在特殊慢性病诊断发卡工作中,环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卫生服务平台,整合卫健局、医保局力量充实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队为驱动,打破部门职能界限,跳出了“病人到医院检查,到医保局审批办卡”模式,组织医疗志愿者深入基层,采取“集中审定、集中发卡,现场审定、现场发卡”一条龙式服务,在乡镇集中诊断办卡。据统计,全县医疗卫生志愿者共为1.2万名特殊慢性病患者办理诊断、发卡、备案录入工作。

环江志愿者队伍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

  “实打实”文化惠民。环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服务平台为抓手,统筹县文化馆、县文联、县非遗保护中心、文艺社团等力量,组建了25支专业文化志愿队、196支业余文艺志愿队、30多支农村龙狮队等1500多名文化骨干人才,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文艺培训、山歌传唱、戏曲进校园进乡村、传统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文明实践活动。其中,开展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化文艺宣传志愿活动300多场次,受众达12万多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脱贫动力,也促进全县文艺和文化工作繁荣发展。


 来源:环江融媒体中心 韦艳春 卢增令 值班编辑:玉 翔 韦国茂 

1人点赞

相关推荐

特朗普称福奇“是场灾难” 福奇引用《教父》台词回应
海外网|2020-10-20
截至5月26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国家卫健委网站|2020-05-27
河池市公安启动“秋冬攻势”行动,首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2123起,其中酒驾169起
广西河池交警|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