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趋势机遇,洞见智能未来
眺望趋势机遇,洞见智能未来——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主论坛嘉宾演讲摘登
新湖南2020-11-04
(11月3日,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童迪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娴 黄婷婷整理
金秋时节,长沙梅溪湖畔喜迎盛会。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力就是生产力。聚焦计算产业新动能,11月3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启幕。
在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主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戴尔、奇安信等知名企业高层,探讨计算机行业新趋势,洞见计算机领域最前沿,展望计算机产业新机遇。
计算万物就要说计算,湘约未来就要说智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 杨学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在主论坛上作《从计算思维看智能》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童迪 辜鹏博 摄影报道)
计算万物就要说计算,湘约未来就要说智能。今天,我就从计算思维看智能这条主线与大家做共同讨论。
首先讨论计算与思维。计算是一个历史永久的话题。从可计算、可构造、可存储、可编程、可操作、可链接来看,强人工智能是否需要超越图灵机模型?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共同思考。
其二讨论技术与规律。谈到计算技术的规律,我非常赞同《第二次机器革命》这本书中提到的三大进步,即指数进步、组合进步和数据进步。面对组合进步和数据进步的规律,我们技术储备还不足。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是否能够抓住智能化的机遇,以智能CPU、智能操作系统、智能数据库为牵引,驾驭三大进步,摆脱卡脖子之手,打造引领世界的人工智能生态?
其三讨论目标与起步。从可计算看,我更认为长远目标就是支撑强人工智能的计算模型,这需要突破NP问题,突破因果推断,突破选择性随机计算。怎么起步呢?就要从适应环境人工智能的表征模型与算法起步,环境可以由人-机-物构成,这个模型要能够应对环境的变化。
其四讨论设想与实施。如何攻克这样的技术?按照可计算、可构造、可存储、可编程、可操作、可链接,我个人认为可以实施分组为两个重点方向,一是人工智能计算芯片;二是群体智能操作系统。
PKS体系发展成为全球计算生态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冬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冬辰作《创新构建高质量自主计算机生态体系》的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童迪 辜鹏博 摄影报道)
自计算机技术诞生以来,创新一直是产业发展的主线。创新基因也一直植根于中国电子。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脑长城0520就诞生在中国电子。
面对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中国电子深入贯彻落实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创新构建自主计算机生态体系,取得了三点突破。
突破之一,创新构建新的自主计算机底座。依托飞腾CPU和麒麟操作系统,中国电子成功构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基础软硬件PK体系(P是飞腾的英文首字母,K是麒麟的英文首字母),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架构。2017年至2019年,中国电子PK体系自主创新成果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突破之二,创新构建新的立体安全体系。应用传统、被动打补丁的计算机安全模式,已满足不了用户要求,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免疫十分必要。我们自主研发的可信计算3.0技术,在PK体系基础架构中,创造性加入立体防护安全链,成功建立PKS安全体系,将通用处理器层、内存存储控制器层、操作系统层的安全支柱打在基岩上。不久前,有120余支战队对PKS立体安全防护体系发起共约153万次攻击演练,无一成功突破。
突破之三,创新打造新的自主生态体系。中国电子致力于将PKS体系打造成同Wintel、ARM+Android及苹果体系一样的开放性生态体系。在国内,中国电子与国防科技大学长期深入开展战略合作,在北京、湖南等地建立计算机软硬件适配中心38个,聚集数百家产学研用单位,开展基础技术攻关、适配验证和全方位用户体验。在国际上,中国电子联合ARM、Google、微软、戴尔等企业制定绿色计算国际标准,在全球开源生态领域开展合作、企业级应用领域合作。PKS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计算生态的一支重要力量。
让行业绝招通过芯片得到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湘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作《开源与敏捷芯片设计》的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童迪 摄影报道)
开源及敏捷芯片设计,是现在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源及敏捷芯片开发的要素,需要开源的CPU、开放的指令集、开放的处理器核心,还要有开源EDA工具可支持敏捷开发。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大家开始重视芯片,但芯片的门槛太高,敏捷开发可以降低成本和开发门槛。根据当前的工作情况,我们基于开源打造的整套硬件环境,性能是比较高的,在仿真技术上可以完全胜任。
通过开源做了一整套流程之后,我们发现,开源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修改了很多开源的验证工具,做了2000多个验证测试等相关内容;在做芯片设计中,我们采取开源EDA和商用EAD并行使用,尝试了开源EDA的测试流程,最终制作的芯片,在验证中也做了一些新的技术。
由于各个领域对芯片设计的需求不断提升,我们认为,敏捷的芯片开发,可以降低芯片开发的成本,这肯定可以成为未来的趋势,并且大有前途。各行各业中,如果你在行业内的绝招,能够通过芯片得到保障的话,将会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情。
要降低芯片开发成本,提高速度非常重要,这一块的研究和进步也是比较快的。但目前来看,这个领域的进展依然还停留在学术研究方面,真正要做出产品级的东西,RISC-V芯片可能会有前景。同时,关于EDA工具和开源商用模式的探讨,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计算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算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涛作《把握机遇 相约计算 共创未来》的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童迪 摄影报道)
计算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算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据统计,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15.6万亿,占全球经济的19.7%。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25.3%,数字经济增速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3.5倍。
新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强大、更高效的计算能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新型计算系统产生了海量数据,算力是其驱动引擎。目前,全球算力的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远远超过了当前算力的增长速度。
计算技术进入超摩尔时代,催生了内存技术、图计算、神经元计算、量子计算等新型计算技术,相关理论和技术逐步走向成熟,部分技术也具备了规模应用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多样性的计算时代正在来临。
总体来看,算力之于智能时代,就如同热力之于蒸汽时代,电力之于电气时代,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生产力上限,未来谁掌握先进的计算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电科坚持创新驱动和体系推进并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电科拥有20个国家实验室和8个研发中心,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从底层的基础技术、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应用服务进行整体性布局。
近年来,中国电科携手湖南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在湖南建设了500MW高效光伏电池数字化车间、集成电路成套装备国产化集成及验证平台,助力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发展。
中国电科将与湖南开展更加全面、广泛、深入的合作。
中国电科愿和社会各界共同建设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共同开展未来计算技术攻关,共同推进计算赋能产业发展,让计算产业更好地赋能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观点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
图灵奖获得者、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艾伦•凯(Alan Kay)
(图灵奖获得者、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Alan Kay)在线作《Context is worth 80 IQ Points》的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童迪 摄影报道)
发言前,我首先要感谢研究团队——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以及施乐帕克研究中心。它们创造了今天的许多发明,包括私人电脑、图形用户界面、桌面出版(系统)、文字处理、高级会议形式、互联网本身、以太网等。
观点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研究团队在科研成果上大获成功。
该研究团队对人很感兴趣,我们不是隐士,我们生活在文化和社会群体中。我们思考如何适应社会,我们的职责是什么?不管我们有没有孩子,我们都需要为下一代考虑。
食物、气候、水、健康、污染、教育……这些问题都是全球性的。今年出生的孩子,到本世纪末就80岁了,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可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他们会得到一个比现在糟糕还是好得多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的观点和行动。
通过发明,我们创造了力量,而人类拥有的智慧和我们拥有的力量之间有巨大的差距。我们常常只有负80分的智商,当我们坚持错误的观点时,我们实际上会更加愚蠢,做出危险的事情。人类有不少欲望,但欲望很难得到满足,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人类困境。
当我们发明工具,用技术表达观点时,要想想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互联网……当我们制造工具时,我们要了解工具的局限性,用更强大、更理智的方式来使用工具和与工具互动。
我要强调的是,当我们制造出工具,不将其用于其他目的的话,工具就不是危险的。事实上,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仅以市值衡量来说,那些成功的公司,一直以来试图研究的,也是改善全人类生存状况的技术。
观点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当我们拥有了正确的观点,也就有了改善这些观点的可能。
打造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事业部总裁 侯金龙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作《打造城市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童迪 摄影报道)
很高兴再次参加世界计算机大会。去年,我跟大家分享了我们在鲲鹏计算产业的策略和布局。一年过去了,湘江鲲鹏在湖南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走向了全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华为云和计算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来自政府、企业和行业的数字化需求,包括智能化的需求,都在不断地涌现。
在我们看来,数字经济的基础就是链接和计算,5G代表了链接技术,而云和AR代表了计算技术,行业应用是释放链接和计算的关键。2020年是5G元年,开启了新的万物互联的时代。同时,计算从单一化走向多样性,AR已经进入企业、行业的主业务流程,让算力和AR变得触手可及。
5G、云、AR、计算、行业应用这五种技术也是五大机会,目前史无前例地汇聚到了一起。如何做到这五种技术的协同和融合呢?今年9月,我们在上海发布了智能体的概念。
智能体包括智慧应用、智能中枢、智能联接和智能交互。智能体的创新是云、网、边、端协同,面向一个城市或一个行业形成一个会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在交通行业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智能体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湖南,我们正与各界合作,加快算力的规模建设。计算机大会期间,我们将与长沙市政府、湖南湘江新区联合发布湖南省人工智能的生态创新中心,依托该中心,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盘活算力资源,推动智能化的产业升级。
未来5年,边缘计算产业发展空间高达5亿美元;软件云服务产业未来的空间也将高达1万亿美元,未来软件将全面步入云化和SAS化的时代。
我们希望,通过应用势能、AR势能、数据势能等平台,打造最好的SAS服务和运用开发平台,赋能本地的软件和应用企业,建立繁荣的软件生态,推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进程加速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 刘伟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刘伟作《科技赋能数字时代》的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童迪 摄影报道)
数字化转型,是用数字技术让传统产业发展得更好,生产效率更高。在今年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数字化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从调查结果来看,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突飞猛进。从2018-2020年,国内数字化转型的积极践行者增加了一倍,特别是疫情以来,有更多企业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数字化转型或者数字架构背后要有强大的IT技术架构作为支撑,从目前来看,有几个发展趋势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个趋势是分布式融合。融合包括在芯片、产品和系统等各个层面的融合。比如在芯片层面,不管是X86、GPU也好,都融合到一个计算平台上面;在系统层面,把成千上万或者几十万个标准的服务器融合到一个云平台、云计算中心当中。对于分布式融合系统来说,关键要素是实现统一的管理。
第二个趋势是超级自动化。人类一直追求通过自动化来实现生产力的提高,从前有机械自动化、编程自动化,现在则是智能自动化,用人工智能来实现各行各业流程的自动化。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在算法上实现人工智能的场景化、透明化和平民化,客户不需要变成人工智能的专家,只需要在平台上使用就行。未来的数据存储平台,要具备多、快、好、省四个特点,即要支撑多种应用场景和多种数据形态,实时数据处理要快,性能、扩展性要好,省空间、省成本、省能源。
还有一个与多云时代的信息安全相关。在数字信息时代,整个IT技术变成了多云的、IOT的、5G链接的体系。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以前通过防火墙垒一道万里长城的防御方式不行了,要想办法建第二道防线,可以尽快监测到风险,尽快用技术方式弥补这个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软件本身要自带安全功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网络的特征、用户的行为特征,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解决安全防护的问题。
用内生安全框架,加固数字化时代的底板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 齐向东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主论坛中作《用内生安全加速释放计算生产力》主题报告。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童迪 辜鹏博 摄影报道)
数字化时代的底板,就是网络安全。若没有网络安全,就如同木桶没有底板,数据、网络、计算力都必须以网络安全为前提。
当前,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面临六大风险。一是计算机软件、硬件漏洞不可避免,程序员每写1000行代码,平均会有3个缺陷;二是网络协议漏洞将会造成严重后果,黑客可能发起攻击导致城市通信陷入瘫痪;三是互联网匿名体系架构增加了安全风险,没有身份的束缚,很容易滋生网络犯罪;四是网络边界从相对隔离走向逐步开放,网络攻击面扩大,带来新安全风险;五是数据的共享、流动加剧了泄露风险,统计显示2019年针对数据库的密码暴力破解攻击次数日均超过百亿次;六是内鬼层出不穷,多家机构报告显示超过85%的网络安全威胁来自内部。
正常使用者和网络攻击者越来越难识别,此前围墙式的边界防护和事后补救治病救人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再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面对客户主体不同、攻击复杂多样以及后果的不可承受性,安全防护必须采取全面防御、动态防御和纵深防御的事前防控网络安全体系。
内生安全系统工程,即把安全能力内置到业务系统当中,具有像免疫系统一样的自主、自成长、自适应的特点,真正做到事前防控。
内生安全框架落地有三个关键:盘家底、建系统、跑得赢。盘家底指体系化梳理、设计出所需的全部安全能力;建系统即把安全能力组件化,科学有序地部署到信息化环境的不同区域、节点、层级中,确保安全能力可建设、可落地、可调度;跑得赢则是确保安全运行的可持续性,实现管理闭环,跑赢漏洞、内鬼和黑客。
作为国内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奇安信依照内生安全系统工程的思路,已在部委、金融、能源、教育、数字城市等40多个大型政企客户中落地。
[责编:邓玉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