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的六年扶贫情

玉林新闻网 2020-10-30

  他六年如一日,初心不改、牢记使命,不畏驻村的条件艰苦,不计得失、默默奉献;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敢于冲锋陷阵,挥洒汗水……

  他,就是荣获2016-2017年度广西“全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玉林市兴业县生态环境局选派的驻村扶贫干部刘声宁。

  今年 43 岁的刘声宁是脱贫攻坚一线的一名“老战士”。2014年10月,兴业县城隍镇莫村被确定为兴业县生态环境局的挂钩帮扶村,时任兴业县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刘声宁被组织上选派到莫村担任工作队员,2015年10月任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转任工作队员至今。6年来,刘声宁一直坚守奋战在扶贫一线。

  刘声宁(中)入户宣传环保以及有关扶贫政策。

  6年来,刘声宁带领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摧城拔寨,打赢脱贫攻坚战。他的付出和实绩赢得了干部群众和组织的认可,2017年莫村实现贫困村摘帽,156人脱贫。刘声宁先后被评为2014—2015年度兴业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队员、2016年兴业县“三个年两大会战三突破”先进个人、 2016-2017年度广西“全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2018年兴业县“十大勤廉榜样”等荣誉称号。

  建强村班子  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1995年12月,年仅18岁的刘声宁怀着忠诚与梦想进入塔山英雄团,经过10年塔山英雄部队这座大熔炉里锻炼出来的刘声宁,拥有坚强、勇敢、自信和开阔的胸襟。

  在驻村工作中,刘声宁始终不忘军人本色,自觉发扬和继承塔山英雄部队的光荣传统,并把它带到扶贫工作岗位上。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刘声宁深知,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打赢脱贫攻坚仗。经过走访了解,刘声宁发现,莫村党支部有农民党员54名,有的党员观念陈旧,有的党员意识淡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帮扶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为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驻村伊始,刘声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上,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基本组织生活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向党员通报各项事务,听取党员对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建议和意见。同时,落实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责任,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通过抓班子、带队伍,莫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示范作用得到明显增强,逐渐成为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中坚力量。2017年3月,莫村党总支部被评为广西首批四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

  强基础抓产业  为莫村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关键。刘声宁和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从莫村实际出发,制订了莫村产业发展规划。驻村不久成立了莫村村民合作社,实现了70户贫困户全覆盖。同时,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迄今合作社已投入150多万元,主要发展养猪,种马铃薯、油菜花,鸡苗养殖等产业。同时,做好莫村作为兴业县推行“股权证”制度示范点工作,为264位贫困户发放股权证,发放了第一批分红资金19800元。目前,莫村已形成生猪养殖、三黄鸡养殖、粉蕉种植和富晒米等特色产业,村民增收致富门路越来越广,村里贫困户目前仅有1户未脱贫。

  刘声宁了解村民种植马玲薯销销情况。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刘声宁和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利用莫村保留较好的百年古树、古池塘、明清建筑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秋收过后,动员村民利用冬闲田种植了400多亩油菜花。2018年2月8日,举办了以“走进古镇城隍,相约花海莫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游客。乡村旅游文化节通过举办砍甘蔗比赛、土特产扶贫销售一条街、扶贫土特产拍卖、蔬菜采摘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莫村的富硒大米、农家土鸡、黑皮甘蔗、芝麻烤饼等扶贫产品被游客们争相购买,实现了本地土特产与市场精准对接,有效解决贫困户和农户产品“卖难”问题,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刘声宁(左二)在莫村旅游文化节陪同县委陆金学书记等领导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为莫村办实事,为群众解难题,刘声宁尽心竭力。驻村以来,刘声宁四处奔走,积极协调联系后援单位以及县里有关部门,争取获得有关单位的支持,为莫村争取筹集到700万元。他与"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协作,积极修路、铺设路灯,建设文化活动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莫村的各项基础设施。近年来,新建、硬化,绿化,修缮村屯道路共计4.2公里,铺设路灯110盏,建成总投资85万元两层面积达500平方米的莫村服务中心,在全镇成立第一个电商网点,拓宽了莫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近年来,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声宁(右一)和村委干部群众一起清理河道。

  扶智扶志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驻村后不久,刘声宁发现,一些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的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国家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身上。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关键。于是刘声宁把扶贫的着力点放在扶志和扶智上。他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会议上,大力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要求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发挥扶贫主力军作用。同时,在进村入户时积极宣讲扶贫政策,与群众促膝谈心,共商脱贫致富之路。此外,还在村里树立致富典型,把勤劳致富的鲜明导向树起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先进典型引导村民树立自主脱贫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刘声宁(右一)和原县委副书记覃沛,现任副县长,城隍镇党委书记梁业荣入户慰问。

  刘声宁(左一)入户走访贫困户了解收入及生产生活情况。

  “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刘声宁给自己定下的目标。驻村以来,村里哪家有学生,哪家有病人,哪家养了几头猪、几只羊,刘声宁都了然于胸。莫村5队贫困户覃春先的儿子2019年患白血病,刘声宁四处为他筹款3万多元,现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病情已有所好转;莫村7队贫困户覃昆朋中风卧床不起,刘声宁帮他申请低保,和村委班子商量为覃昆朋老婆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覃昆朋一家的经济困难;近年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让18户贫困群众实现了住房安居梦……6年来,刘声宁竭尽所能为群众解决住房、就医、上学、务工等涉及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与此同时,刘声宁联系组织帮扶干部到70户贫困户家中开展慰问和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一次次暖心帮扶,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形成“一家亲”,也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6年来,刘声宁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把扶贫当己任,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奋战在脱贫一线,赢得了组织的认可和干部群众信任。

  这,就是一个退伍军人的情怀,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与担当。(广西广播电视台  蒙东波)

  (责任编辑:钟勇)

2人点赞

相关推荐

黄海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玉林新闻网|2020-08-12
“不安分”的95后驯马师在马背上演绎青春
2016-12-26
网络赌博 吸走了她骗来的4000万元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