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新片区从何处着手建设?上海将在这个字上发力
外高桥法赛路310号门前,一排旗杆高高耸立。旗杆上,澳大利亚、智利、匈牙利、捷克、马其顿、保加利亚等国的国旗迎风招展,让人们从远处就能看出这里的不凡气象。
站在门口,抬眼望着这些五颜六色的国旗,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经理陈逸峰满眼自豪,“这里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国别(地区)商品中心二期展馆,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在此展示展销,文化、旅游等服务贸易项目在此交流交易。很快,这里的国旗还会增加好几面,其中大多数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宣布,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
风从东方来。经过五年建设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上,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谋求新的出发。
收获满满,不负期望
2017年12月1日,上海海关关税处向发货人梅特勒——托利多国际物流亚太分拨中心签发了全国首份<<未加工证明>>,让一票原产地属于美国的货物,经其设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洋山保税港区)的亚太分拨中心重新包装后转运到韩国。6天后,韩国海关接受了这份由中国海关出具的证明,使得货物顺利得到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的关税优惠。
一切悄然发生,却鲜有人知道,这张酝酿已久的证明,对提高上海作为亚太中转中心地位具有显见的推动作用,意味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转口贸易领域实现了又一制度性突破。到今天,海关<<未加工证明>>政策已顺利实施近1年,仅对梅特勒——托利多国际物流亚太分拨中心,就已签发50余份证明,涉及出口金额100万美元,累计获得关税优惠近15万美元。
而这只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一个小小缩影。
金桥夜景
五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把握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基本定位,积极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基本制度体系,主动探索建立了一批基础性的制度创新。中国首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2013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诞生,如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从原来的190条压减到45条,市场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超过98%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备案方式设立。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开放环境下政府经济治理新体制,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同样发轫于上海自贸区的“证照分离”改革,目前第一批116项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第二批10个领域47项改革在浦东全面推开。
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结合起来,突破要素跨境流动瓶颈,提升市场化配置功能,是自贸改革的一条基本路径。在上海首创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五年来共开立账户7.2万个。随着金融改革逐步推进,全球100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中,上海已从2013年的第24名上升到2018年的第5名。
翻看五年成绩单,上海自贸试验区可谓收获满满,不负期望。
三年扩区,成果喜人
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实施扩区。扩区后上海自贸区不仅面积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更是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大空间推进各项制度创新。
三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年9月5日,总部位于浦东张江的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呋喹替尼胶囊新药上市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不仅是和记黄埔医药首个获批新药,也是首个在中国研发并获批的抗结直肠癌肿瘤新药。
这款新药得以迅速上市,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试点。而在素有“中国药谷”之称的浦东张江,自从被正式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后,“双自联动”为张江带来了一个接一个的改革红利,接连不断的制度创新成果正在张江3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谱写出最激动人心的乐章。
与浦东开发开放同岁的金桥,28年来一直是上海制度创新与改革试验的前沿。2015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被纳入自贸版图,伴随着自贸改革,这个中国最早的出口加工区正从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迈进。2014年至2017年,金桥外资注册年均增长21%,实到外资年均增长达110%。截至今年9月,55家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在金桥投资102个项目,累积引进外资达250亿美元。
浦东世博地区B片,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瞩目的大洋洲展区。时隔8年,市民挥汗如雨排队进馆参观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而这片土地却已经改头换面:27幢央企大楼拔地而起,让这里成为了上海央企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自2011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尤其是乘着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的强劲东风,世博地区9.9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规划的地上总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鳞次栉比的央企大楼、国际化的配套服务,还有9.5公里的生态滨江岸线……其作为“世界级中央活动区”的园区建设规划已经初具规模。
世博地区央企总部集聚区
全国第一家以“先照后证”方式设立的持牌金融机构、全国第一家再保险经纪公司、全国第一家CEPA项下的合资全牌照券商、全国第一家航运财产保险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后,涉及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一大批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在陆家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陆家嘴建设国际一流金融城的信心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
新增片区,重新出发
五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从构筑投资、贸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四梁八柱”基础体系建设入手,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至了全国各地,真正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
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将承担起更重的建设任务。
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表示,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对党中央高度负责的态度,第一时间启动相关工作,目前已经组建了专项工作组,开展深入研究,上海将尽快形成建设方案。
他认为,新片区建设的重点在于新。一是对外开放的新高度,新片区要选择体现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的领域,深化制度创新的差别化探索,进一步彰显上海的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和开放作为;二是制度创新的新标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新片区要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实施更高的标准,发挥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三是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新片区的制度创新要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聚焦新兴产业和国际市场的发展新态势,显著提升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海自贸区增设新片区将带来什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严弘认为,新增片区将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在国际贸易创新方面对长三角及其他内陆地区的服务能力,在自由贸易创新试点上创造更多空间。“我们非常期待新增片区在更广阔区域内进行自贸金融创新试点,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体系改革、离岸业务方面对其他自贸区的示范,帮助上海建立离岸金融市场。”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则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此次增设新片区将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融合发展。“上海自贸区产业类型将更加丰富,一定会产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功能,这让许多企业跃跃欲试,充满期待。”
以新的不凡业绩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新的光彩,不辜负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期望与重托,上海自贸试验区已准备好迎接新的征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