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网络扶贫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研究

万象观察 2019-11-18 阅读量 246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而电子商务进农村正是促进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贫困地区获取资源与发展的能力弱, 资源配置效率低, 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存在着制约瓶颈。因此, 应大力实施农户联合与经济协作, 为农业一体化奠定基础;统筹规划大数据下的农产品生产, 解决农产品同质化问题;推动农产品品牌战略, 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流通生态, 有效解决“卖难”问题;面向广大小散农户, 健全农业质量追溯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电子商务市场, 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服务百姓惠及民生;打通“互联网+贫困户”的教育渠道, 加快电商人才培训,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引领着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2016年11月29日, 在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单独陈列, 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农业”作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新产业业态。2018年9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提出:“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1]近年来, 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崛起, 促进了当地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传统市场的变革, 实现了贫困家庭的脱贫和能力提升, 对促进产业扶贫开发具有显著作用。

  一、国内外网络扶贫与涉农电商研究综述

  国际组织普遍认为, 信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缺失, 将加剧贫困的进一步恶化, 反之, 则有利于贫困人口的经济、政治、社会和保护等多方面扶贫, 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许多国际机构都提出了一些利用信息、通信等技术进行扶贫的计划。2003年题为“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的《日内瓦-原则宣言》提出, 一定要针对贫困户, 尤其是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的贫困户, 使他们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 以此摆脱贫困。Anita Kelles-Viitanen认为信息技术对反贫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带动教育和卫生的公平供给, 提升政府透明性和民众的参与权[2]。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脱贫目标, 国际机构正在大力推进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帮助减贫脱贫, 并已取得了良好成效。

  早在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初期, 我国学者将其与扶贫脱贫联系在一起。吴敏春 (2002) 就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是贫困地区发展贸易, 活跃市场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个有利因素, 并对贫困地区如何实施网络扶贫提出了对策建议。汪向东 (2011年) 等学者持续跟踪调研不同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 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提出了“电商扶贫”的概念, 认为电子商务应纳入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体系。

  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扶贫、涉农电商研究, 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但依据贫困地区经济特征, 结合网络扶贫的相关研究还不太完善。因此, 应深入分析当前网络扶贫的主要阻碍要素, 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大政方针推动下, 探索如何推进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路径, 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的农业与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网络扶贫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内在联系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加快, 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但扶贫开发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 贫困群体规模仍然较大, 扶贫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亟待加强。从2014年至2017年, 商务部会同财政部, 共安排财政资金48亿元, 支持256个示范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 其中,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贫困县达到103个, 通过资金支持, 促进农村, 尤其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贫困县形成造血机制, 推动电子商务和农民增收等形成良性循环[3]。

  (一) 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与经济特征

  1. 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我国贫困地区大部分分布在山区、高原、沙漠等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地区, 耕地资源匮乏, 土地贫瘠, 耕地质量差,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易遭破坏且恢复困难, 以至于粗放式农业经营占主导地位。二是受大中城市的影响带动相对有限。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贫困面积大, 贫困程度深, 且大多远离大中城市, 处于省际交通、信息、物流、营销等交织网络的末端, 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人口总数少, 经济总量小, 科技信息不发达, 产业发展落后, 工业化进程缓慢, 针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辐射带动。三是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多数贫困地区铁路、公路配套不完善, 水利设施陈旧, 电力与网络通讯建设滞后, 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 金融服务、信息技术、物流供应链等高端市场体系还未形成。

  2. 贫困地区的经济特征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 最主要的因素是获取资源与发展的能力弱。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基本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产业结构单一, 产量低且不稳定, 生产与交易成本偏高, 农民收入少, 商品转化率低,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 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拮据, 对公共服务投入少,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公共服务水平低, 难以形成贫困地区扶贫脱贫的内生动力。贫困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低也是造成贫困的一大因素。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但由于资金短缺, 科技水平较低以及其它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 贫困地区在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方面的能力弱, 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有力促进因素, 反而因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导致贫困状态长期持续[4]。

  (二) 乡村振兴战略、网络扶贫与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高度吻合

  2015年11月29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加大网络扶贫力度, 在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部署, 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以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扶贫模式探索与创新。网络扶贫模式的出现, 成为解决精准扶贫中所遇困难的强有力工具[5]。

  1. 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与网络扶贫有效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中提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网络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精准扶贫方略有效融合, 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与新举措。网络强大的智能互联功能, 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供了有效路径与对策[6]。网络扶贫能够帮助贫困地区摆脱区域市场空间狭小和资源匮乏的制约, 对接广阔大市场;网络扶贫通过惠民生、促双创、转方式,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进一步完善网络扶贫的条件, 强化网络扶贫的带动力, 实现精准扶贫方式的多样性、适用性和成长性, 使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获得更多的网络红利。

  2. 网络扶贫与电子商务进农村吻合

  网络扶贫实现贫困地区与城市资源对接, 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品质。利用互联网共享性、开放性的特点, 大城市在医疗、教育、金融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服务可以扩散到贫困地区, 让贫困地区群众共享优质资源, 改善生活品质, 缩小城乡差别;电子商务进农村将帮助贫困地区节支增收, 贫困地区农户通过网络购买生活生产所需的廉价商品, 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贫困地区农户和农业企业通过互联网捕获开拓市场的时机, 将本地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全国甚至全球市场;互联网帮助贫困地区进入市场服务体系, 包括电子商务交易、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通过广泛使用网络参与经济活动, 加强自我发展能力, 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3. 电子商务进农村对网络扶贫具有促进作用

  电子商务具有资源配置优化和信息集成的作用, 电子商务进农村能够更好地对接贫困户与供需市场, 推动多方资源向贫困户聚集, 有效地统筹政府、企业、社会等扶贫参与主体实施帮扶措施, 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能够聚合农业、科技、商务、民政等多方扶贫机构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 调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及社会热心人士的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 构建由多方扶贫主体参与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目标。大力开展网络公益扶贫、互联网众筹扶贫等新型扶贫模式, 打造网络公益扶贫品牌效应, 推进网络扶贫结对帮扶计划, 形成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

  三、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现状

  2016年10月,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 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等五大网络扶贫工程,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据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巴巴网络扶贫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至2016年, 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 有28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超过1000万元, 贫困县活跃网购用户超过2800万;截止2016年12月底, 蚂蚁金服已为3514万三农用户提供信用贷款服务, 为1.3亿三农活跃用户提供互联网保障保险服务, 为1.6亿三农用户提供互联网支付、缴费、转账、充值等便捷支付服务[8]。

  当前, 全国有不少贫困地区的县、镇 (乡) 、村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已逐渐形成雏形。农村贫困地区具有产品、资源、成本、消费市场和农村社会等优势, 通过互联网平台辐射到农村的生产、销售、供应等多个环节, 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脱贫致富。仅以河南省为例, 至2016年底, 河南省分三批共有21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已建成22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11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4156个村级服务点, 开设21089个网店, 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累计突破330亿元, 网络零售额达180亿元, 带动农村电商创业就业人员近66000人。过去的传统农户自发经营逐渐转变为农户、龙头企业、政府、合作社等协同并进,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工业品与农产品双向流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现代化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如图1所示。

  (二) 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存在的问题

  贫困地区整体上看, 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正处于刚起步阶段,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缺乏政府统筹引导, 电商人才严重不足, 市场化水平低下, 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 贫困户基本不具备电子商务交易能力, 阻隔了贫困地区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创业和增收脱贫目标的快速实现。

  1. 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实现了通讯网络连通, 为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城镇居民相比, 贫困农村居民的网络通讯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其使用率也低于城镇;农村交通运输设施虽有明显改观, 但质量仍有待提升,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缺乏有效维护, 致使其使用年限短, 不但路面质量较差, 而且近半数处于季节性养护、突击性养护, 甚至是长期失养状态;农村公共交通工具短缺, 难以实现方便快捷运输, 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影响经济效益的有效发挥;贫困农村农业运输设备较为缺乏, 冷藏保鲜与冷链物流基本无法保证;农村交通运输和仓储等流通设施在全社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所占比重较少, 从农产品交易市场看, 产地专业性市场少, 产地市场建设较为滞后[9]。

  2. 难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我国贫困地区大量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是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低的制约因素。农产品要进入市场, 赢得用户, 必须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和拥有较高知名度, 这需要形成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并要进行品牌化建设。农户分散生产, 农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化, 其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以及农产品编码化无从实施。贫困地区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 其产品种源、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差异, 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难以提供从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筛选、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的技术手段, 农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3. 农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对农产品的消费向多样化、质量化转变。但在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中, 缺乏市场数据分析, 无法进行统筹规划, 使得产品的趋同化和低层次的重复频频再现。产品的同质化导致了农产品的相对过剩, 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低层次的重复并没有真正形成规模效益, 使得“卖难”现象难以解决, 也丧失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竞争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农产品电商的拼杀主要集中在价格的拼杀上。为了获取客户, 农产品电商基本上是属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 过度依赖资本的方式去获取客户, 以补贴、烧钱的方式来进行促销, 一旦资本市场转冷, 资金链断裂, 必然导致企业无法经营, 难以为继, 只能是迅速倒闭[10]。

  4. 物流配送成本较高

  贫困农村地域广, 人口分散, 物流是电子商务进入贫困地区的一大瓶颈。贫困地区基本上是居民居住分散, 位置偏远, 道路不通畅, 不少地区尚不能被物流企业完全覆盖, 即使快递能到达偏远乡村, 但由于农产品生产区域分散、小批次、多品种的特征, 物流成本也会大大增加。高额的物流成本削弱了电商运营的盈利空间, 成为营销推广难以逾越的门槛, 导致贫困地区农产品上市的问题很难解决。以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陇南市为例, 当地盛产核桃、花椒、油橄榄等优质农产品, 但由于交通不便利, 运输成本高等因素, 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 呈现“富庶的贫困”现象, 限制了当地扶贫脱贫发展进程。

  5. 农产品供求失衡现象严重

  中国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 对于相关法规执行力度和企业、农户缺乏信任, 由于长期信任缺失而导致农产品供求失衡。当前使用的农资多以增产为目标, 少有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功能, 农资的使用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具有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经营的特点, 小批量分散的农产品进行产品认证、检验的成本高, 初级农产品或原料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很难监管到位;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污染以及人为掺杂使假等污染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 农产品多个加工和包装环节却又掩盖了其内在污染;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 往往会隐匿劣质农产品的相关信息,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 外部监管不到位, 导致农产品市场机制失灵, 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6. 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网络扶贫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电子商务进农村需要的是掌握“农业+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营销”的复合型实务人才, 即掌握农业产业的特征, 利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精准扶贫, 需要对产品与服务进行品牌建设与营销, 平台研发设计, 以及设计包装、冷藏保鲜、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由于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资金短缺, 使得大部分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 贫困地区不仅缺少各种高端人才, 即使是普通劳动力都是相对缺少的。贫困农村居民以中老年居多, 其文化水平较低, 对现代信息和网络营销的学习能力较差, 而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到贫困地区工作, 导致“外地人才引进难、本地人才留不住”现象十分常见, 电商扶贫的实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优化路径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 其重点为有效实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计划,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抓手,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因此, 要挖掘贫困地区区域经济自身特色, 明确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定位, 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整合地方资源, 打造电子商务经济主体;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地电子商务的发展, 建立协作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推进电子商务集群发展, 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突破与转型,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实现就地城镇化;加快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农产品高效流通,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依托, 促进农业、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有效推动农村经济持续、高效稳步发展, 如图2所示。

  (一) 农户联合与经济协作, 为实现农业一体化奠定基础

  贫困地区规模分散的农户生产单位和农村个体商贩很难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其具有商业信誉的市场主体地位, 必须将分散经营的农户和个体商贩组织, 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的农协、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或经济实体, 以具备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对外进行经济交往, 才能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的市场竞争主体[11]。

  农户必须结成“同业联盟”, 通过农户间的联合与经济协作, 使农产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能够稳妥而合理地实现其价值, 为构建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和农村资本市场体系奠定基础。农户联盟的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 有松散的“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 还有紧密型的“股份制龙头企业+基地+入股农户”组织模式, 要采取平等、自愿的原则组建农业产品规模化经营的联盟模式, 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

  (二) 统筹规划大数据下的农产品生产, 解决农产品同质化问题

  加快建设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 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 建立健全农村产业动态监测机制, 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大数据的趋势分析, 以及市场信息及时更新、多向传播, 实时反馈, 农业部门和扶贫机构部门要结合贫困地区农村的历史传统、资源禀赋、地质特征、市场需求以及贫困户基础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挖掘, 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规模, 优化产品种植结构。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规划, 进一步科学定位地区分工, 力求错位发展、协同发展。选择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 大力发展专业县、专业乡、专业村, 搞好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多乡一品、一村一品等, 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 同时要从消费者的需求视角出发, 实现柔性化生产供应, 增加农业的服务价值, 协调好产业做大做强与避免产业趋同的关系, 引导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效益增长点。

  (三)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推动农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

  品牌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力。要推进企业、协会、媒体、政府一起做好品牌规划、培育、评价和经营;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市场信息的对称, 从而指导生产, 推动农业生产和加工方式的转型升级, 要向“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的方向转变。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将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列入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战略规划中,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全产业链, 提升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完善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支持政策, 制定农产品品牌认证、推广、识别、延伸、展示、评价等多个环节的规则, 构建农产品品牌全程管理体系;培育农产品品牌主体, 重点支持龙头企业, 加强对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和“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等主体培育, 协同打造农业品牌;强化服务监管, 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目录和监管机制, 及时发布农产品品牌红黑榜, 加大品牌退出机制执行力度, 通过加强监督检查, 严格守信宣传和失信惩戒,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公开披露, 为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四)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流通生态, 有效解决“卖难”问题

  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之间的对立关系, 使其供需之间难以协调, 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性的主要特征, 农产品的季节性滞销屡见不鲜。因此, 农产品电子商务要与区域实体经济生态圈充分融合, 利用农产品区域和区域间线下流通实体渠道, 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农产品线上消费能力, 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以县域电商平台为中间媒介。一是通过平台实现农产品本地消费, 二是县域间电商平台的信息交互, 采用线上推介线下批发流转, 三是基于全国性电商平台进行营销与交易。着力推进大数据下的信息交互, 尽快实现供需双方信息对称。通过县域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区域流通, 以及区域间的网络推广, 还可从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售卖信息中引入其它地区的优势农产品, 批发至本地销售, 从而真正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

  (五) 面向广大小散农户, 建立健全农业质量追溯体系

  农产品的可追溯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但对于分散小规模经营农户溯源成本高。如何在分散农户生产经营条件下实现源头控制、事前监督, 从而把握住对农户生产、经营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通过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入股农业企业, 形成农业生产联盟;二是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高投入产出质量, 优化土地利用资源。

  完善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多品类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制定大数据的动态可追溯标准, 构建基于“标识、采集、交换”三个层次条码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跟踪追溯, 加强对农产品的种植 (养殖) 基地、加工生产、检验检测、运输、分拣、配送等各环节的管理, 实现“从种养到餐桌”全程溯源管理;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农产品食品安全体系, 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查询所购买到的产品信息, 放心食用。

  (六) 建立统一开放电子商务市场, 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首先,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电子商务园区为中心, 聚集线下加工、仓储、物流, 打破多部门之间分割和区域封锁, 加速建设统一开放的电子商务市场。加强产销衔接力度, 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的直采直供模式,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将大大降低流通成本。

  其次, 进一步培育农产品综合加工配送企业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跨部门、跨地区聚合农村物流资源, 引导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合作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产品流通企业等流通主体建设, 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协调、相互配套的农村物流队伍体系, 同时发挥邮政系统、供销社系统点多面广的优势, 为农村物流提供优质服务[12]。

  (七)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与服务也在不断地完善, 互联网金融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力器。阿里金融、京东白条、翼龙贷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布局农村金融市场, 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起着重要作用。

  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 在解决农村金融融资方面, 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势, 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和生存的土壤。互联网金融可协调农村市场的资源调配和农产品流通, 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供需信息服务与资金支持。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薄弱,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 因此, 要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加强规范、引导、预警监测, 以及进行针对性监督管理。建立与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体系, 实施对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信息监管, 成立农村互联网金融协会, 加强自律监管。只有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管理, 才能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动力。

  (八) 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服务百姓惠及民生

  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载体, 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必不可少的环节。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实施建设, 将有效利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发挥区域经济综合优势, 提升区域经济社会的运行质量与效率。

  构建县域电子商务综合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人才培训、技术指导、平台构建与农特产品品牌营销推广等服务功能。通过技术支撑及各方资源汇聚, 开展人才培训, 可提升电商企业与农户个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通过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分销平台, 为区域网商人员提供网络创业支撑, 集成当地网商优势产品资源, 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 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获得其推广资源支持, 可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在电子商务平台的知名度, 带动当地农特产品在网络热销, 从而助推贫困地区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到农业产业链优化的跨越式发展, 并通过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助推区域生产、区域制造、区域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的品牌建设。

  (九) 打通“互联网+贫困户”的教育渠道, 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

  电子商务技能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是农村创业就业的骨干力量, 更是建立扶贫脱贫长效机制的核心。必须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技能人才培训与精准扶贫脱贫挂钩, 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培训的重点人群, 打造“互联网+贫困户”的直达式教育渠道, 通过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和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的帮扶带动, 帮助部分贫困户利用电商实现创业就业[13]。

  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成立农村电商培训中心, 快速推进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储存。可采用线下集训和线上网络学习平台, 并嵌入直播、微课、在线互动等新型培训方式, 保证培训的效果, 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支持下, 各地组织本地化讲师培训活动;二是构建线上电商人才教育孵化体系, 把外部好的资源和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输送到贫困地区, 提升贫困户网络信息接受与自我发展能力。

  电子商务日趋成为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着力点, 构建与完善网络扶贫下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服务、物流、金融、质量溯源、人才培训体系, 将优化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空间布局, 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作者简介: 杜永红 (1969-) , 女, 陕西西安人, 西京学院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研究。;

  基金: 2017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2017Z003);

  来源:求实2019年03期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南宁综保区启动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业务
2020-04-02
整合34家信息服务类事业单位 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挂牌
秦时明月(奉佳)|2020-01-01
国产X86处理器已具备自主迭代升级能力
万象观察|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