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面临的新问题

2020-08-12 阅读量 203
  文:杨大年

  随着“十四五”开局年的即将到来,企业的新一轮的信息化规划也正在开展。众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规划,经历了从“十五”、“十一五”到“十三五”的发展,企业对规划方法的掌握也从了解、模仿到了熟练应用阶段。然而面对“十四五”的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这些变局来自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同时也来自技术飞跃式的发展。从某种角度而言,信息化规划将面对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性要求。如何面对新需求、新变化,将是新规划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01 环境变迁引发的新要求

  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提出了“六稳工作”,强调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要求。而“新基建”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对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新冠疫情后,国际关系的持续变化增加了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的全面恢复,国际相关经济指标的回暖,仍旧无法确定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环境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新变局。“危中有机”,对数字经济建设而言, 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环境变迁,都将承担起重要的责任,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于新阶段的信息化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化的影响。

  02 技术发展引发的新思考

  在经历了从“互联网+”、“数字经济”到“智能+”等多轮的热点讨论与建设,企业对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能力推动业务发展的思维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面对这些新课题,如何面对,切实落实到企业的建设中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架构设计问题: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为重要标志着前一代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端到端流程打通,构架管理核心系统、运营核心系统,完成了包括ERP、CRM、SRM、SCM、APS、MES、WMS等主干系统的建设。整个企业实现了对稳定业务的信息化支撑。企业业务已经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面或大部分覆盖。在“十三五”期间,移动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亦已实现了突破。有无问题解决后,建设方向如何确定,如何持续优化与建设?如何确立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业务的新关系与持续化发展将成为新的课题。

  问题:在建设发展已经完成了全面业务支撑后,如何发现问题,找到方向,确立新的建设框架?

  技术路线与范围问题:自90年代中后期ERP开始的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随着企业业务整体被信息化系统覆盖后,经历了实施、优化、集中甚至云化之后,以ERP为代表的系统应用架构已经构建完整。云计算的思想已经得到普遍的认知,以微服务架构、云原生架构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必将与传统架构的应用系统形成共存、互补甚至替代的关系。如何考虑2B与2C业务的差异,充分发挥存量系统的成果的同时,进行下一代系统的构建则是关系到企业技术框架,甚至延展到数字化业务能力的问题,需要谨慎而精细的对待。

  问题: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如何持续发挥作用,后ERP时代如何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

  价值实现的机制问题: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充分聚合企业资源能力,协同企业业务,寻找与落实新业务模式、新价值增长方式的建设。但应该说,虽然信息化推动业务价值的思维已经提出了多年,但是如何真正在企业内见效,大多数企业仍旧或多或少的与实际执行落地尚有一定差距。在“十三五”后期,包括装备、能源等主要行业求新求变的思路正在落实,如后市场、专业服务输出、综合服务等业务的创新与优化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在实现过程中,技术与业务如何进行协同互促,发现确定新方向、构建新模式、创造新价值,形成更好的机制是未来十四五信息化建设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

  问题:尽管信息化/数字化的引擎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如何落实到业务,形成技术与业务互促,实现创造新业务价值的双轮推动?

  对标样板问题:回顾“十一五”、“十二五”建设与规划期间,当时国内的信息化建设相对不完善,在业务战略与信息化战略制定上处在“追赶”的位置。企业最期望看到的就是“最佳实践”,通过对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建设经验、建设内容进行对标以获得建设方向与内容的确定。然而在“十三五”规划期间,随着企业发展,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高度,越来越难得到“拿来就用”的样板。在这一阶段,更多的“领先实践”被拿来剖析,从某一领域的先进做法与经验获得借鉴。然而在“十四五”阶段,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智慧化企业建设,都难以找到绝对的标杆与样板。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前段时间各行各业对包括如华为、阿里等科技头部企业进行研究与学习风潮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在样板参考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借鉴外部经验,构建成功率更高、更经得起考验的企业信息化规划?

  推动创新问题:创新引领同样是一个被讨论很多的话题。对于2C行业,由于个体用户的市场特征,在互联网+以来的热潮中不断的引爆一个个热点模式与话题。但是在2B企业中,处于一种整体慢于2C企业的状态。在“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中,如何体现创新,对新技术的追求,如何融入到业务实践中,这也将是规划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要点。

  问题:创新如何融入“十四五”规划中,创新方向与推动方式如何建立?

  03 认清阶段性差距,思考规划方法与路径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下,信息化规划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企业架构(EA)架构模式+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领先实践分析的方法,尽管仍旧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上面所述的新的动态与变化,这些变化势必要求规划的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

  As-Is:对企业业务战略规划的遵从,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的遵从。现状分析寻找差距需要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结合。数字化转型规划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融入企业的战略中的业务方向的指导,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要求。企业在对未来规划过程中,是否对创新关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把数字化与业务设计进行了结合?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位与期待的程度决定了信息化规划的起始点与根本性约束。

  To-Be:再度认清面对的业务差异,充分考虑赋能,明确自身的方向与目标:

  众多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逐渐达到了世界领先的规模,未来规划的内容不但难以找到合适的样板套用,甚至对于可借鉴的实践都需要进行针对性分析后进行确定。未来5年内的技术发展将赋能业务带来巨大的转变。在规划中,界定业务形态,区分稳定与敏捷业务的差别,充分考虑可用技术进行赋能的效果进行规划。在缺乏样板的情况下,在规划中需要确立适合自身的方向与目标。

  Roadmap:规划在5年周期中需要及时的变化与及时调整:

  在十三五建设中,“两年滚动规划”、“中期修编”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对于规划内容的容错与调整机制已经成为常态工作。新一轮的规划过程中,由于对新业务与新应用的创新型尝试将会更多。不但需要在整个周期中,明确中期必要的评价、滚动规划等行为与标准。同时也可以结合创新体系设计,对高风险的新技术尝试给予更大的试错空间。

  对于“十四五”信息化规划的思考,将在日后继续进一步的展开,也会对当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对于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中台应用、物联网平台等话题,结合当前各行业客户的实践与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最后,引用一下来自Dr. Dave Snowden的Cynefin方法框架。针对未来的建设与规划决策,可以通过该模型,思考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分类与解决:

  *Cynifin Framework引自哈弗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https://hbr.org/2007/11/a-leaders-framework-for-decision-making

  *本文的部分经济类分析引自Oxford Economics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特色产业看南宁:农业插上智慧科技“翅膀” 一人轻松管理万亩农场
国际在线·广西|2019-10-08
“中国—东盟网络安全交流培训中心”揭牌暨“中国—东盟网络安全产业交流与合作发展培训会”开班仪式在南宁举行
秘书处小彬|2019-10-31
江西智慧城市联合会(筹)第一次战略顾问专家委员会在京召开
秦时明月(奉佳)|201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