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五年:沉睡的“农地”被唤醒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2020-06-23
  我国农村的“三块地”改革(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改革,一直备受社会关注。201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33个县(市、区)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上市交易,北流市名列其中,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试点。这让沉睡的“农地”看到了希望。

  北流市从2015年3月起正式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坚持“能不征、就不征”“可入市、尽入市”的原则,朝着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一宏伟目标迈进。试点5年来,北流市探索建立了入市制度体系,出台了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土地征收项目目录,创新了土地征收制度,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经验。

  化解征地矛盾的途径

  北流市快速发展的经济,活跃了民间投资,带动了用地需求。同时,北流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工业用地供应不足成为了北流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

  “2013年我们项目被北流市列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然而历经4年时间,合约谈了14稿,因为征地问题,项目用地一直没解决。”广西帝森绿色科技创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顾和谈起往事。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一经推行,用地难题迎刃而解。广西帝森绿色科技创业园项目涉及90.8亩集体土地,以拍卖方式入市,于 2016年12月28日入市成交,成交总价为807万元,单价为8.88万元/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这是北流市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带来的新变化,我们是最早获得实惠的。”顾和说。

  在改革试点的推动下,北流市一些重大项目纷纷落地:2017年 6月,民安镇丰村10.6867公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用于建设广西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2017年7月,北流市批准位于北流市民乐工业大道边面积为6.0139 公顷的113号地块入市,及时解决了北流市民乐产业园(农民工创业园)项目用地问题……

  截至2020年6月,北流市已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39宗,入市面积12139.74亩,成交价款53.44亿元;实现抵押贷款9笔,贷款额7177.55万元。

  开创用地保障新模式

  北流市利用入市的集体土地建设公益性项目民安客运站,在全国33个试点地区中属于开拓性探索。

  北流市坚持“能不征、就不征”“可入市、尽入市”的原则,着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缩小征地范围,减少征地矛盾,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在试点工作中,北流市大胆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模式,形成了商住用地入市、成片整治入市、公益用地入市、新增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模式,产生了大批可用于产业发展的用地指标,解决了项目用地难题。

  哪些土地可以入市?谁是入市主体?北流市摸清家底,培育入市主体,夯实了改革试点基础。抓好土地调查和确权发证工作,该市20.64万亩集体建设用地100%完成所有权发证工作;摸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底数,该市总存量为11.8万亩。同时坚持规划先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均100%完成,优先编制拟入市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入市地块先规划、后入市。

  为确保改革试点有章可循,北流市制定了入市制度体系,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出台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土地征收项目目录,建立风险评估、民主协商、纠纷调处等机制,完善多元保障机制。

  如今,北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模式明确了就地入市、整治后易地入市、城中村入市、新增建设用地入市等4种入市途径,探索出让、出租、作价入股、抵押4种入市方式,涵盖工业、商住、旅游、公益、仓储5种土地用途,制定工业类、公益类、旅游类、商住类4类调节金比例。

  破解土地难题成效好

  率先探索集体商住用地入市,用少量商住用地开发,带动镇域道路、公园、学校、市场等基建公建配建综合改造升级,改善镇域人居环境,打破乡镇资金、用地指标缺乏困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北流市“大胆吃螃蟹”的做法赢得了各方掌声。

  为确保农民长远生活有保障,北流市明确,入市农民除了获得增值收益现金收入外,还参照征地补偿标准,安排社保、就业指导等多种收益方式。实践证明,农民获得的入市现金收益比改革前征地补偿现金收益提高了41.9%,获得的入市总收益比改革前征地补偿总收益提高13.2%。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农民增收,如,梧村花卉世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带动了农用地流转,农民既获得1000~1500元/亩·年的农用地租金收入,还可以通过劳动获得1500~2000元/月的工资收入。部分农民还通过农家乐等增产增收。

  北流“三块地”改革还打破了二元土地管理机制,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北流市已有入市项目的18个镇,捆绑建设了3516.31亩道路、公园、学校、市场,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成片整治入市项目,实现了田、水、路、林、村、镇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此外,改革还逐步规范宅基地管理。在留地安置中推动宅基地“统规统建”,已安排890户、面积123亩,让农民由被动城镇化到主动就地城镇化。

  “我们赋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的产权权益,打消了一些项目业主的顾虑。”北流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按照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同等管理同等监督,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

  为保证试点过程中土地市场稳定,北流市坚持政府主导项目、市场决定价格,实现了国家、集体、农民利益“三平衡”。北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的推进,破解了村镇建设土地指标短缺的难题,完善了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缩小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有力推动了村屯、乡镇、县域经济社会大踏步向前发展。

  原标题:北流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五年——沉睡的“农地”被唤醒

  (责任编辑:覃维)

1人点赞

相关推荐

合同到期 “管家”不愿走还拆了业主水表
2018-03-15
全区优秀人民警察戴斌:锐意改革 造就阳光驾考
2018-05-09
柳微电车相撞一死一伤,事发玉桂路
201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