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还会说玉林方言吗?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2018-07-27
  最近刚荣升为外婆的杨丽女士,每次来看外孙女都是一脸的幸福。她和亲家两人都喜欢逗娃,但是一个说玉林话,一个说普通话,于是在语言沟通方面两人商量好了。“亲家,你带娃时要说你的客家话,我带时则说玉林话,要让孩子懂这些方言才行。”杨丽对她的亲家说道。

  随着时代发展、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小孩不熟悉玉林方言,不会说甚至听不懂家乡话。前段时间,玉州区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出现玉林方言考题,这引起广大市民的热议,引发对方言的传承和保护的思考。

  你家孩子还会说方言吗?

玉州区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中的方言题目。方言需要遴选发音人,在遴选现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困惑:孩子不会说家乡话

  不同语言的人,组成家庭如何交流?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普通话是最方便的语言,但很多小孩子也因此没有学会家乡话。

  博白县的李先生,说的是博白地佬话,他的爱人说的则是客家话,都是同一个县城的人,但一家三口却是用普通话交流,他们的小孩既不会说地佬话也不会说客家话。“这么多年的交流方式都习惯了,难以改。”说起方言,李先生语气显得无奈。

  “一家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孩子不会说家乡话。”在兴业县工作的岑女士,是百色人,讲的是壮话,爱人则是兴业县人,因为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孩子说的也是普通话,不会壮话或者兴业方言。

  普通话的普及,方便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居民之间的交流。但不少小朋友学会说普通话后,却说不好甚至不会说家乡的方言。记者调查发现了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小孩讲玉林方言不纯正,有不少发音还是错的,有时一些词语不会表达,会突然间蹦出普通话来表达。

  传承:让孩子从小学家乡话

  一道方言试题,不仅仅让大家讨论得不得分的问题,更让大家对方言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思考。

  对于玉林话,玉林城区的梁业健一家人便持着一致的观点——传承,要让孩子学会听和讲。梁先生一家都是土生土长的玉林人,讲的是玉林话,他的爱人黄女士讲的是客家话,但是在玉林工作后也学会了讲玉林话,组成家庭后,一家人都用玉林话交流,很少用普通话。“平时我们都去上班了,孩子交由奶奶带,我们说好了,跟孩子的交流用玉林话就可以了,不用说普通话。”梁业健告诉记者,一来是老人的普通话不标准,很容易带偏孩子的发音,二来是想从小就让孩子在玉林话的语境中成长,学会说玉林话。

  “越来越多的小孩不会说玉林话了,有一些甚至连听都不会。这是我们的方言,不能丢。”梁业健认为,对于孩子,普通话在看电视和上学后,自然而然地会说,但是方言如果不教,真的就不会了。

  热点:玉林方言成考试试题

  前段时间,玉州区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中的一道方言题目,便引起了众多市民的热议。该试卷要求考生写出四个玉林方言,晒出的部分答卷在网上热传。“在玉林,有一种漂亮叫做‘威’,有一种倔强叫做‘硬颈’,有一种傻瓜叫做‘木薯牛’”……类似好玩的答案比比皆是。题目看似简单,但也有不少学生不会作答留空白。

  “这道题我女儿得了零分,她会说玉林话,但是不会写。”对于这道考题,市民甘女士并不赞同,别说不懂玉林方言的外地学生了,连本地学生都难以用语言表达。

  玉州区一所中学的唐老师,教的正是八年级的语文,同样不赞成这样去考查方言。

  “这道题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不合理。”她表示,这道试题,对于外地学生来说不公平,而且方言本身没有文字的,但让学生用字写出玉林话的谐音,如同学生在学英语时,标注汉字读音一样。

  但也有很多声音,认为题目接地气,这是对本土文化、方言的重视,希望学校多考虑方言这种教育形式。

  记者了解到,这是玉州区第一次把方言放到考卷上。玉林方言不仅仅是玉林城区说的玉林话,也包括各县(市、区)的方言,如客家话、地佬话、土白话等。玉州区教研室副主任张冬森表示,其实此道方言题不算特殊,它属于教学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范围,包括口语交际、写作、诗歌分享、调查研究、实践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很多元的,“方言小调查”只是其中一项内容。

  “综合性学习,是中考必考内容,分值为5分,占比不高,但是有些老师不重视这块内容的教学。”张冬森表示,此次的方言题引发的讨论确实出乎意料,希望通过这次出题能让老师重视“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引发大家对家乡语言的思考,一举两得。

  相关:语保工程传承地方文化采集方言记录乡音

  方言是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符号,包含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对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护汉语言文字,我国实施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目前我市按要求对各县(市、区)的方言进行采集,并以数字化方式保存下来,传承地方文化,留住耳畔唇间那缕最美的乡愁。

  记录乡音传承文化

  记者了解到,语保工程是由财政部立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领导,自2015年起实施的一项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该项目是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6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调查项目获准立项,各市进行实地查看、摸底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方言进行保护。“调查是为了摸清楚方言的分布、使用人数、流失情况、消失进度等。”玉林市教育局语工科科长宁忠智介绍,其实在开展语保工程前,就已经开始建设有声数据库,我市根据要求在几年前就开始采集玉林的方言,如玉林话、博白客家话、地佬话、陆川客家话和本地白话、兴业话,分阶段完成了采集工作,今年的任务是完成北流市、容县的方言采集。

  宁忠智介绍,将通过纸笔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全面采集玉林方言的原始数据,对其进行科学整理、开发和展示,并将采录的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存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和国家、省级档案馆永久保存,为当代和后代的语言研究者、爱好者及社会留下宝贵语言资料。

  遴选发音人条件严格

  遴选发音人,并不是会说当地方言就可以了,条件比较严格。“要选出发音标准的老年男女、青年男女发音人各一名,其中老年发音人年龄在55岁至65岁之间,青年发音人年龄在18岁至38岁之间。一家三代必须在当地工作、生活,配偶、外公外婆最好也是当地人。”宁忠智说,发音人一般是网上报名或者本地推荐,专家通过询问、聊天筛选。

  采集方言时对录音和摄像的场地、设备要求也很高,很多地方都没有合格的录制场地,因此在确定发音人后,会组织到广西大学进行录制。录制的形式,分别给出一千个字和词语,发音人用方言说出来,用方言讲一个故事、唱歌,3个人自由对话等。

  今年我市的调查任务是采集北流市、容县两种方言。5月下旬,自治区专家团队已到两地完成了两地方言发音人的遴选工作、田野调查。在6月初,还组织两地的老年男发音人到南宁参加培训。

  住在北流城区的柯宇,便是北流方言的老年男发音人,6月12日,他刚刚从南宁参加培训回来。“培训内容是对音系的读音规律培训,还有录制的技术培训等。”他告诉记者,北流市实验中学的录音场地符合录制条件,因此,他们不用到广西大学录音、摄像,专家团近期将到北流市实验中学进行正式的录制。(记者 黄冰)

  原标题:你家孩子还会说方言吗?
1人点赞

相关推荐

又一款共享电单车亮相玉林街头
玉林新闻网|2019-09-09
广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揭晓,玉林一批集体个人榜上有名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05-15
网友反映龟山公园存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这样回复……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