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故事】楼栋间嬉戏 防震棚里“露营”

2016-09-21

 





  这张全家福,承载着覃女士童年的回忆。



  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上,一个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小女孩面带笑容站在两个哥哥身边,身后是他们的父母,不远处是柏树和一排平房。“这是我人生第一张照片,也是唯一一张我童年时代的照片,摄于1975年,地委大院第二会议室前。它勾起我许多往事。”城北街道的覃敏说。



  大院郁郁葱葱,孩子们的乐园



  覃敏出生于1969年,童年是在玉林地委大院度过的。“父亲覃经天在四川当过兵,是一名团级干部,退役后在财政办当办公室主任,我的家就在地委大院平房里。”



  当时的地委大院属于郊区,周围是田园荒地。这里却是覃敏和小伙伴们的乐园。每逢假日,覃敏就和小伙伴们到田里抓昆虫、钓青蛙,沿着一条窄路跑到气象局看工作人员放气象气球。



  地委大院里有荔枝树、桉树等,很多人家门前还种有桑树和葡萄。此外,还有山坡、防空洞,每天她和小伙伴们在树林里、平房间的空地嬉戏玩耍。



  “大院里有两个食堂,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做饭,我很小就懂自己拿饭票到食堂把一家人的饭菜打回来。”覃敏说,厨房就在家门口,要是左邻右舍同时做饭,饭菜的香气老远就能闻到,谁家做了什么菜一闻便知。孩子们喜欢捧着碗去串门,家长们会给上门的孩子夹菜。



  假日里,大院操场上偶尔会放电影。这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地吃晚饭,孩子们就更乐了,中午就屁颠屁颠地拿着小凳子去操场占位置。孩子们才不管放的是什么电影,他们的心思并不在电影。大人们在看电影,孩子们就在边上追逐,累了才钻进人群找父母,偎依在父母身边。“往往是电影没放完,我就在父母怀里睡着了。”



  第一次照相,防震棚里“露营”



  1975年,邻居从上海买回了一台黑白照相机,兴高采烈的招呼左邻右舍照相,覃敏的父母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拉着他们来到第二会议室前。邻居边拨弄着相机,边指挥他们:“笑一笑啊。”因为是第一次照相,覃敏兴奋地笑着,“咔嚓”一声留下第一张全家福。



  1976年唐山大地震,担心受地震影响,震后几天,大院里搭起了简易防震棚,人们搬到了操场等空地住宿。“我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旧上海牌缝纫机,是妈妈的外婆给她的陪嫁,爸爸也把它搬到了空旷地方。”覃敏说,与大人的忧心忡忡不同,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在防震棚里照样玩得兴高采烈,“晚上我们一家五口横卧在一张木床上,给我的感觉像露营一样,可带劲了。”



  种下3棵树,年年吃“美味”



  在大院里,父亲的朴素勤勉令覃敏毕生难忘。经常是半夜里睁开眼,仍看到父亲在伏案写材料。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着自行车上班了,傍晚才回家。



  闲暇时,父亲会坐在平房前拉二胡,曲声悠扬,大院里的孩子都会被吸引过来。“我问过父亲二胡是谁教的,他说是自学的,只要有决心,天下无难事。”



  父母都是干部,家里却没有像样的家具,覃敏和两个哥哥的衣服也是缝缝补补的,“鞋子穿到露出脚指头,父母才给我买新的。每个月去粮所买米,我家都是买等级差的。”覃敏说,一次有人送来几斤荔枝,父亲硬是让人家带了回去,说不能犯错误。后来听妈妈说,因为父亲从不收礼,渐渐地就没人上门送礼了。



  一年春天,父亲带着她和两个哥哥在大院里种下了3棵香椿树。此后,每年春天父亲都要带着他们来摘香椿树的嫩叶,和鸡蛋一起炒来吃。“香椿树炒鸡蛋,成为我童年记忆里最美味的一道菜。”



  1986年,覃敏搬出了地委大院。光阴冉冉,转眼30年过去了,但大院里的一草一木仍让她非常怀念。“有空我偶尔会骑着自行车到大院里走走,看看我们住过的平房和亲手栽的香椿树,怀念远去的童年及去世多年的父亲。”



  (线索提供人:覃女士稿费30元)



  原标题:楼栋间嬉戏,防震棚里“露营”每个人都有童年,而童年是什么?在覃敏的记忆中,童年就是和玩伴们在地委大院的楼栋间、大树下快乐嬉戏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隧道坍塌救援演练开展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07-04
2020年北流市名特优商品电商消费节开幕
玉林新闻网|2020-12-18
玉林市财政扶贫支出超12亿元
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