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城关窑址 抚千年遗韵

2017-04-05

瓷器在“玉林海丝路”的千年履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容县博物馆中展示绣江两岸及周边区域,出土的邢窑白瓷、越窑青釉、定窑青白瓷、景德镇青白瓷、唐三彩等十几个不同地方瓷器文物;还是史料中关于唐宋时容州窑场遍布的制瓷业昌盛记录;或者如今痕迹尚存的如容县城关瓷窑这类窑址。这些与瓷器息息相关的,以不同方式佐证了绣江与海丝路繁华与共的历史。

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家告知的、史料查到的,终究没有亲自感受来得直接和深刻。

在雨幕中,采访组走进容县城关古窑旧址,试图穿越千年时光,触摸遗址背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公路边上镶嵌在墙体里的碑刻,让我们难以忘怀
窑址旁边居民给我们找寻古窑的中心遗址
千年古樟树郁郁葱葱,依然守护着古窑址
每一片陶器的重见天日,都让我们惊喜不已
片片残陶片瓷,透出古窑址千年遗韵
窑址旁边,北流河默默流淌,述说着千年窑址的兴衰

历史印记:丝绸之路上的容县陶瓷

“容县城关窑址共有五个窑区,分别为变电所窑区、松脂厂窑区、河南上埌窑区、东光下埌窑区和红光缸瓦窑窑区。”容县博物馆副馆长胡志勇告诉记者,在古代,陶瓷窑兴旺发达主要有三个条件:原料(瓷石、瓷土或陶土)、燃料、交通运输。

而容县境内多山,燃料丰富,又有优良的瓷土,且临江近海,有舟楫之便。尤其在北宋年间,宋朝政府将对外贸易的重点设在广州,瓷器是当时出口的大宗货物,政府对广州进出口贸易的重视和鼓励,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手工业户向南方转移,刺激了两广地区的瓷业生产。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加上制瓷资源非常丰富,让容县瓷业借此快速发展壮大起来。

史料显示,当时在县城绣江两岸六七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城关窑址,共有几十座窑炉之多,以生产青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红、绿釉等,器物品种有碗、碟、杯、盅、壶和工艺复杂的盏托、薰炉、腰鼓、魂瓶等共30余种,几乎涉及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

据介绍,青白瓷是城关古窑场出土最多的文物,多数器物胎质洁白细腻,坚薄轻巧,有的轻薄如纸,厚度只有0.15-0.2厘米,透光感强,釉色大都晶莹透亮,光洁润滑,白中微微闪青。正因为胎质坚薄洁白,釉色温润光亮,装饰手法灵巧多变,纹饰丰富多彩,当时的城关窑瓷器,产品远销到南宁、桂林、广州等地,有的沿着绣江顺流而下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宋代的外贸出口造就了容县瓷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可惜的是,到了南宋绍兴末年,容县地区出现动乱,瓷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冲击。据明永乐版《容县志》载:“自大定甲子迨至壬辰,屡经蛮寇,烽火交攻,人民多罹于难,物产房居荡然。”在复杂动荡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容县城关窑不得不停烧而废弃了。

现代写照:荒草丛生隐藏繁华窑址

即使站在两三米开外,我们依然不能知道已接近窑址,如果不是一块刻着“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明确地标注,把遗址变电所窑区所在地归为“荒地”并不为过。

窑区的位置已被2米多高的围墙圈了起来,无法进去,记者爬上位于旁边的变电所职工宿舍往下看:入眼处是一片约为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土堆,地面杂草丛生,三棵大榕树呈不规则三角形各处一角,各种绿色藤蔓顺着树干往树冠上缠绕,边上的旧围墙上长满绿绒般苔藓……种种迹象,表明这里荒废已久,用肉眼很难从中看出丝毫与古窑址相关的痕迹。

“没错,下面就是城关窑址的变电所窑区。”住在变电所职工宿舍的黄大爷指着下面这片荒地告诉记者。当时周边还是泥地,瓷器碎片随处可见,还有一些倒塌残存的窑炉痕迹。后来文物部门说这里是古代窑址,进行了考古挖掘,之后列为文物保护,砌围墙圈起来进行保护,久而久之就长满了杂草。

记者采访了解到,解放前,城关窑址由于离城较近,又是工厂的集中区,所以在城市建设的进展中,古窑场几乎被破坏殆尽。尚可辨认的残存窑炉,已经少得可怜,尚存的也已是杂草丛生。直到容县解放十多年后,容县城关古窑遗址才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1979年5月,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容县城关窑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500多件。在此前后,县文物部门对该窑址也进行过多次调查,先后采集和收集标本3000余件。这些出土文物的发现,进一步揭开了容县城关窑址的神秘面纱,让世人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实地探访:窑具、碎瓷片堆积

就在记者感叹遗憾因围墙之隔,不能走进古窑场探索之时,祖辈数代人都住在附近的邱师傅闻讯走了过来,他告诉记者,可以到马路对面的松脂厂窑区去看一看。

记者在邱师傅的带领下,穿过马路来到位于变电所南面一片长满杂草的泥地里。邱师傅指着其中一个土堆说那就是我们要找的东西,让采访组成员一片茫然:太多的泥土色物品堆积着,看上去就跟一层厚泥似的。但当我们扒开表层的杂草泥土后,才发现这里与别处山坡不同,整个土堆就是由各类窑具和产品堆积出来的,有大大小小的匣钵、高低不同的垫圈等窑具。经仔细搜寻,窑具堆中夹杂着废弃的产品,有盏托、茶盏、碗、碟等生活物品。一些碎瓷片色泽明快,釉面光洁,这些产品做工精致,但损坏程度严重。

当记者还在为这么丰富的“窑址遗物”惊叹时,邱师傅却说道:“这些还算少的啦,我记得小时候,这里随随便便都可以看到各种瓷片,时不时还有人挖出比较完整的钵(匣钵),拿回家当做喂鸡喂鸭盘用。”邱师傅的话无疑让记者更加感叹,遗址未被破坏之前,这里是如何的一片盛景。

工艺独到:普遍使用匣钵

记者从现场携带数块不同的窑具和瓷器碎片,让玉林市博物馆副馆长李义凡从学术角度进行了分析。

李义凡告诉记者,松脂厂窑区窑灶、产品品种、釉色、花纹装饰方面都与变电所窑区的相似。而我们所看到的土堆叫做窑区堆积物,在古代其实是瓷器废品堆,属于窑业垃圾。但废品堆是当今考古人员着重研究的对象,因为废品堆里隐藏着很多信息,首先说明这里曾是一个窑群,不仅可以判断年代,还能揭开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记者在现场得到的挖掘物清晰地展示了当时的生产工艺,反映了容县在当时具备娴熟生产青白瓷的能力,生产工艺比较成熟,间接佐证了容县当时的繁华,以及在海丝路中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

之所以说容县城关窑的工艺是非常好的,其重点是普遍使用匣钵,现场发现的大量匣钵说明了这一点。当时为提高出窑产品数量,将毛坯碗一个个直接叠放上去,用泥点进行间隔。待高温燃烧过后,轻轻一敲,泥点自然脱落。龙窑的烧制火焰温度可达1200℃以上,烧制过程中,灰尘、砂砾会粘到瓷器表面,影响质量。

因此,工匠发明了匣钵。利用匣钵不但提高了工艺,还保证了质量。因为匣钵都是一对一使用的,它避免灰尘颗粒和烟雾影响产品质量,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失误。有了匣钵的保护,窑火温度高一点也不怕了,成品率大大增加。

历史地位:可与五大名窑相媲美

经考证,容县城关窑的绿釉瓷是一次烧成的高温绿釉,其釉色青绿莹润犹如碧翠。高温铜红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一般认为真正烧成浑然一色的铜红釉瓷器始于元代的景德镇窑。城关窑的器物上“除可见鲜艳的铜红斑外,还有全红铜红釉器,其釉色多为猪肝色”。它的出现对中国制瓷工艺的发展、断代具有重大意义。

玉林市博物馆副馆长李义凡告诉记者,在宋代,如此高质量的瓷器和众多的窑场,其产品产量绝非是仅供当地使用销售,文物工作者先后发现在广西南宁、桂林、柳州以及广州等地的出土文物中有城关窑瓷器。由此可推想,容县所烧的瓷器或许正是借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着绣江销往海外进行贸易。

但是基于一些历史文化上的原因,市场对宋瓷的认知,多止于五大名窑,但容县宋窑的精品可与北方的陕西耀州、南方的景德镇等名窑相媲美。

站在默默流淌的北流河边,看着手中挖掘到的残陶片瓦,仿佛回到千年以前的宋代——窑炉林立,烟火不断,一派“昼则白烟蔽日,夜则红光冲天”,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帆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繁荣壮丽景象。

千百年来,顺着北流河、南流江、从海丝路走出去的多少城关窑瓷器,已经在海外各地漂泊,它们在默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原标题:探城关窑址 抚千年遗韵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路标出院了,大伙还想再帮他一把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2019-06-29
书画作品赞太平盛世
2017-10-21
因为有你,这个世界才更温暖
玉林新闻网|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