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一群” 劳模品牌的聚能效应

玉林日报 2017-05-14

 “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经常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以此提升自身的刑侦技术能力。

分别被授予自治区级和玉林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黄墁和集结在“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刑事技术警察,迎来的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种期望与责任。

紧抓契机 磨砺团队的强大战斗力

2016年12月,玉林市总工会决定,授予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为玉林市“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4月,又被授予为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立,使该局15位刑侦技术骨干聚拢在了一起。如何以此为契机,围绕刑事技术工作进行创新,打造精兵强将,提高整体破案能力,成为团队优先处理的大问题。

以黄墁的名字创立的“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人黄墁首先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虽然她曾获得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16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但那仅是个人的荣誉,如今面对的却是一个团队。正当黄墁苦恼的时候,领导的一席话让她醍醐灌顶:创新工作室应以现实条件为基础,成为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作的载体,发挥先进示范作用,锻炼一批创新、创效的人才,培养一批更专业、更先进的技术人才,使创新工作室成为技术人员交流、学习的学校和栽培先进技术警察的平台,更好地担负起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的重担。

指导思想的明确,使团队工作豁然开朗。团队领导层从加强管理入手,狠抓队伍建设,制订出一系列学习、创新、考核、奖励制度,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同时,还从硬件建设入手,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刑事科学技术室硬件建设,引进先进装备,不断提高刑事技术水平,提高服务破案的能力。

虽然“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立不过短短数月,但狠抓团队管理、提升队伍能力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目前,团队内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十分顺畅,学习氛围极其浓郁,不少同志的思维模式有了很大变化,其知识更全面、考虑更周到、协作更流畅、办案更高效,形成了良性循环。

战果跃升 创新工作化为高效侦破能力

该团队发现,与传统的部门或其他组织形式相比,创新工作室更加灵活,对于多变的情况能有更快的反应,具有迅速开展工作、迅速调整工作方向的能力,为刑事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

今年3月初,一位货车司机夜间在玉林城区玉福路口丽湾大酒店对面公路上停车休息时,被小偷盗走了装有现金、证件的提包。玉州分局接到这起“车头包”盗窃案后,创新工作室按新工作法出动了相关技术部门一起参与了这起案件的侦破工作,到了3月7日就抓到了犯罪嫌疑人。如果在过去,技术刑侦人员类似于“单干”的做法,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破案。协同作战,使团队在与犯罪分子的斗智斗勇中,始终占据着上风,刑事侦破效率大大提高。

一名手段十分狡猾的惯犯,在今年4月首次被捉拿归案,这是黄墁团队创新工作法后的又一大收获。这名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很特别,反侦破能力强。他待在一个地方的时间从不超过7天,过了7天,不管“得手”多少,他都要转移作案地点,因此他长年作案都没有失过手。据犯罪嫌疑人供认,他能想起的入室作案就有43起,在玉林作案20起以上。他的主要目标是工地旁边的私人住宅,经过白天反复踩点,计划好盗窃方案后,选择在下半夜才开始动手。

在进行案情分析时,黄墁团队显示出强大的作战能力。技术警察们在交流案情时,突然发现这个案件与各自经手的多个案件都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经过数据库检查,认定这是一起系列盗窃案件,遂把各案件并案处理,使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特点渐渐浮出水面。团队从案情的诸多蛛丝马迹中,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重大破绽,一举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先后破获了一系列入室盗窃案件等各类案件。截止到2017年4月20日,玉州分局刑侦大队在黄墁团队的协助下,破获的入室盗窃案同比上升了181.25%,彰显了团队的强大战斗力。(记者 卢啸天

原标题:“一个”带“一群” 劳模品牌的聚能效应 ——记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黄墁劳模创新工作室”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大货车侧翻满地饼干“一包不少” 招来买柚大客商
2017-12-22
福绵: 法律宣传进村屯
2017-05-31
气候多变时有停电,抢修复电!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