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政协助力红菇增产菇农增收

玉林晚报 2017-08-29

菇农在采收红菇。
野生红菇实现产量提升。

进入8月,又到了野生红菇的采摘旺期。在容县浪水镇泗河村野生红菇生产示范基地时常可以看到,几十位村民从山上下来,个个手里提着一筐筐鲜红的野生红菇,脸上写满了喜悦。

“今年野生红菇大丰收,我家6亩山地,从5月至今已经收获干菇70公斤。还有一造未收获,估计产量不少于40公斤,总收入将达14万元。”60开外的育菇能手林光强乐呵呵地说。

红菇增产、丰收,菇农们心里清楚,这功劳簿上要给容县政协记上一笔。

瞄准目标,找到解题金钥匙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山林环境,让容县部分栽种有红椎树的乡镇拥有了独特的野生特产――野生红菇,特有的补血健体、祛湿防癌,抗血脂和脑脉软化等功效,使得容县野生红菇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市场极受青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优质野生红菇干品的市场收购价在1200元/公斤左右,甚至高达1400元,比2010年以前翻了一番多,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致富项目。

但是,由于野生红菇不能人工栽培,产量一直不高,加上当地农民不懂得野生红菇的科学管理,红菇产量难有提升。

“多种出一片红菇,就能致富一批菇农”。看准了这一点,容县政协将提高红菇产量、扩大种植面积放在了重要位置来抓。政协委员就如何提高野生红菇产量进行调研,并与有关技术人员和育菇能手潜心研究,反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们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野生红菇虽不能人工栽培,但通过营造一种特别适合红菇生长的环境,会使红菇菌丝不断向周边林地蔓延,从而扩展生长面积,逐年提高产量。

在今年政协全会上,县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营造适合野生红菇生长环境,不断扩大红菇林面积的提案》《关于创新野生红菇繁殖技术,促进红菇大幅增产的提案》,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成果推及菇农,实现菇增产民增收

有了科研成果,找到了解题的金钥匙,还要将之推及菇农,才能实现初衷――促进菇农们增产增收。

为了把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到野生红菇的科学管理中,容县政协一方面配合科技、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对菇农代表进行技术培训,一方面把菇农代表们送到野生红菇高产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并通过代表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广大菇农。

野生红菇生长的先天条件是必须有红椎林,产量不高主要是红椎林分布不均。为此,容县政协委员配合农技人员指导菇农将过密的红椎树移到过疏处,对大面积的杂木山进行垦荒炼山,重新种上红椎树,并调整光照度,引来山泉水,拉起遮阳网,创造一种特别适合野生红菇生长的环境,使红菇林的菌丝不断向周边林地蔓延,生长面积不断扩展,产量大幅提高。

据统计,目前容县野生红菇林已经扩大到2.6万多亩。今年5至7月,已收干菇13.8万公斤,收入1.62亿元。据预测,今年容县野生红菇干品总产可达18.3万公斤,总收入2.2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八成多。按目前该县7600多户菇农计,户均2.89万元,其中收入超10万元的有何业森、林昭深等120多户,一批农户通过科学管理和繁殖野生红菇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今年7月初,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到容县考察,对该县政协通过指导农民科学管理红菇林、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大幅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要将此推向全国。(记者 黎保宁 通讯员 秦崇广)

原标题:瞄准目标找到钥匙推及农户 容县政协助力红菇增产菇农增收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见法警躲厕所“避难” 动真格“老赖”慌了
2016-09-23
税务总局:新政策下小微企实际税负将从10%降到5%
中国新闻网|2019-02-26
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 同奔小康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