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沧桑蜕变 丧葬改革谱新章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2018-12-27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丧葬文化做为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自人类有图文记载开始,就始终贯穿在炎黄子孙的发展史中,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等革命先烈的倡导下,我国的殡葬火化业开始进入政府规划。1979年,玉林市殡仪馆开始运营。

  殡仪服务,是生命告别亲人,给予生命在世间最后的尊严,寄托亲人哀思的最后一站,它承载着亲人的眷恋、感伤与哀痛。自玉林市殡仪馆成立之日起,殡仪馆工作人员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家属服务”的宗旨,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历经40年栉风沐雨,殡仪服务由粗放型向专业化发展,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了多个全国性荣誉。

  今年,是玉林市殡仪馆正式运营40年。12月24日,新馆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回顾往昔,令人感慨。

  荣誉名片

  1992年,全国殡葬事业先进集体;1996年,被评为国家三级殡仪馆;

  1997年,全区殡葬改革先进单位;1997年,全国殡葬事业先进单位;

  2002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殡仪馆;

  2012年,成为国际运尸承运单位,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殡葬协会会员单位;

  2012年,在全国殡仪服务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

  2018年,在全国殡仪服务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

  旧馆回忆:设施简陋,条件艰苦

  “位于玉林城西塘步岭的玉林市殡仪馆,筹建于1976年,正式运营于1979年。当时只有19名职工、2台火化土炉,没有专门运送遗体的车辆。当时条件很艰苦,周边比较荒凉,连办公场所都没有,开会都是在空地上进行。” 随着退休老职工平淡的话语,一段古朴、艰辛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

  20世纪80年代的业务大厅。

  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批殡葬职工带着青春的憧憬来到玉林市殡仪馆,他们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殡仪馆杂草丛生,只有几条用砍刀劈了杂草的泥尘小道和用铲子垒起来的爬山路阶,他们不但要搬运遗体,还要挑砖头修筑殡仪馆的围墙,种树种甘蔗、铺路等。

  由于当时刚开始实行殡葬改革,土葬观念在当时根深蒂固,加上设施比较简陋,当年的火化数量只有300具左右,为市民提供的殡葬服务除了火化之外,其他的殡葬服务如整容修复、化妆、开告别会等几乎没有。

  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殡仪馆员工用过自行车、偏三轮运送遗体,后来条件稍微好了一点,才购买了三轮小货车、货车等运送遗体。有时车坏了,却没有人愿意维修,他们只能摸索着学习修车,老一辈的殡仪职工既是收殓工,又是司机,又是维修工。

  当时玉林市殡仪馆的服务范围很广,玉林市区、北流、陆川、容县都属玉林市殡仪馆服务范围,在道路不便利,工作车辆落后的情况下,有时候出一趟车就是一整天。由于遗体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发臭腐烂,所以,玉林市殡仪馆为了践行“全心全意为家属服务”的宗旨,自开馆开始就实行24小时轮班制,为了方便工作,很多职工吃住都在馆内,即便是冬天刮风下雨三更半夜,只要电话一响,接到任务,职工马上从热被窝里爬起来,穿起水鞋戴着斗笠,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污水四溢的泥坑把尸体运回来。那时候,没有尸袋,也没有现代的辅助工具,遇到不好走的路段,殡仪职工只能手抬、肩背、怀抱方式将尸体背到车上,运回来。

  20世纪80年代旧殡仪馆概貌。

  在电话没有普及的七八十年代,为了进村后能精准识别到哪家需治丧,玉林市殡仪馆职工可谓是绞尽脑汁。说起这段回忆,自1985年始就在玉林市殡仪馆工作至今的辛师傅话里透露的辛酸让人心疼。

  “我们进村,有点像电影里搞特工的,我们用暗号接头,比如用报纸接头,或者用草、树叶摆一个造型,指明方向。以前村级的道路窄小,很多时候车辆无法进村,只能步行用担架抬遗体,或者用自行车拉出来,路远的甚至要走二三公里。”

  在玉林市殡仪馆老职工的记忆里,有一个画面久久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那是他们到福绵运送遗体。当时车辆无法过河,他们只能用自行车把遗体运送出来,但桥很窄小只能通行一人,在过桥的时候,不幸连人带车掉到了河里。

  “如今回头想,当时实在辛苦,但干着干着,一辈子也就这样干过来了。殡葬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就算这活脏这活累,我也挺过来了。”殡仪老职工微笑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殡仪馆让人忌讳和害怕,但对于殡仪馆这些为殡葬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职工来说,殡仪馆是一个尊重生命、彰显生命尊贵的地方,对殡仪职工来说,他们的工作归结为一点就是“尊重”,事死如事生!

  搬迁新馆前的殡仪馆大门。

  尊重生命,尊重生者的心情、感情,唯有此,才能让逝者安息,生者欣慰。殡仪职工秉持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殡仪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挥洒汗水,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肯定,多名职工获得全国殡葬行业先进个人奖,其中冯寿海1996年获评广西劳动模范,199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陈圆圆获全国殡仪竞赛一等奖,2017年廖健获广西劳模称号,2018年陈春兰获全国殡仪竞赛二等奖。这些职工成为了玉林市殡仪馆众多默默奉献的职工的典范,激励着众多殡仪职工积极奋进。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跨过20世纪,进入21世纪新纪元。

  40年蝶变,业务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40年的岁月更迭, 40年的辛苦耕耘, 40年的开拓进取,玉林市殡仪馆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主动换位思考,用“心”服务,在丧葬服务中更侧重于贴心、关心的人文服务。

  搬迁新馆前的业务大厅。

  20世纪90年代的遗体告别仪式,通常是念一篇悼词,向遗体鞠三个躬,围绕遗体转一圈的“131”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各种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刷新着殡仪馆职工的认知,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玉林市殡仪馆职工踊跃参加馆内、全区、全国性的殡葬技能竞赛,竞相参加殡仪专业职称考试,不断总结经验,从中吸收信息、经验,开拓员工的思维和眼界。现今的遗体告别仪式,更显庄重、肃穆,明亮整洁的大厅,有序排放的花圈,静躺在绿叶鲜花丛中面容安祥的逝者,都给家属一种平和的安慰感。

  尊重与心灵安慰,是整个殡仪告别仪式的核心内容,为了达到宽慰逝者家属的效果,殡仪司仪在每次开始主持告别仪式时,都不会忘记首先向逝者诚挚地九十度三鞠躬,表达对死者的尊敬,殡仪司仪沉痛缓慢的嗓音吐露出来的悼词,仿佛和家属感同身受,殡仪馆通过殡仪司仪向家属达传殡仪馆的人文关怀,抚慰家属的心灵,让殡仪馆的服务多了一些感情,多了一些温暖。

  搬迁新馆前的1号告别厅。

  今天的殡仪馆,可供家属选择的业务越来越多,仅只遗体防腐一项,就可细分为化妆、穿衣、洗澡、剪头发等,告别仪式有多种选择,告别间有告别大厅、小告别厅、祭奠台等,冷藏柜的选择也多种多样。如今的殡仪服务项目涵盖遗体入殓、接运、礼仪、守灵、送灵、火化、骨灰安放等治丧流程的大部分内容。2018年共火化遗体8300多具,寄存骨灰16000多具,面向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兴业县和玉东新区7个县(市、区)提供基本的殡葬公共服务,服务人口约500万。

  目前,玉林市殡仪馆工作人员约100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获得殡仪职业技能中高级证书60余人,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20余人,殡仪专业院校毕业生5人,具有一支专业的入殓、接运、防腐整容、化妆沐浴、礼仪、花艺、策划、火化、安葬等治丧全过程的人才队伍。他们正以新时代又具有丰富丧俗内涵的殡葬礼仪指导和引领群众文明治丧,感恩生命,传承家风,弘扬孝道。

  “环保、便捷、快速、周到”的服务新理念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不落后于时代,玉林市殡仪馆站在时代的风口,敏锐地捕捉时代的信息,判断发展的方向,做出合理的规划。

  新殡仪馆的火化车间,采用环保设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殡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精细化,殡仪馆为了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殡葬公共服务、推进殡葬文化发展,把重点放在了新殡仪馆的软硬件建设上。2018年12月24日,新馆搬迁并投入使用。

  玉林市新殡仪馆位于玉林各县(市、区)交汇中心位置的玉林市三山园艺场内,占地面积147.78亩,总建筑面积22085.2平方米,完全按照国家一级标准殡仪馆建设,每个功能区划分明确,建有宽敞明亮的业务大厅、标准告别厅、特色守灵间、独立法医解剖室、智能遗体冷藏库、公益性骨灰安葬(放)个性化设施等,为了方便群众前来办理丧事,还设置了休息场所、大型停车场、公共厕所等便民设施,整个新殡仪馆的供、排水系统都采用环保节能系统、安保智能系统,相关的道路硬化与绿化、美化也都逐一完善。

  新馆仪馆建有广西区内最大的火化车间,可容纳12条火化炉,目前已安装8条火化炉,每条火化炉都配置了尾气处理设备,整个火化车间低噪音、低烟尘,其环保、先进性走在全国前列。

  新殡仪馆的守灵楼。

  在新殡仪馆发展上,玉林市殡仪馆按照“团结、阳光、美丽、规范、文化”的发展思路,更注重走现代化、智能化之路,玉林市新殡仪馆把“环保、便捷、快速、周到”的服务新理念融入到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中,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立殡葬改革宣传信息系统和智慧型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增设与时俱进的支付宝、刷信用卡、扫二维码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和云服务平台,争取将殡葬服务体系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便民惠民,环境优美、绿色生态,服务优良、人文智慧的综合性殡葬服务机构。

  为了满足群众丧葬多样化的需求,玉林市殡仪馆今后的殡仪服务将突出个性化葬礼策划,根据逝者遗愿和丧属需求设计葬礼,精心设计葬礼过程中背景音乐、场景布置、悼词、祭奠方式,同时增设“人生小电影”场景模拟、摄影录像、个性化鲜花布场等服务项目,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治丧需求,让群众切实通过殡仪馆的服务渲泄个人的情感,寄托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彰显生命的珍贵。

  新殡仪馆业务大厅

  玉林市殡仪馆在推进业务精细化的同时,不忘公益事业,今年玉林市殡仪馆响应政府保护环境的号召,利用清明、重阳前来祭拜人流量大的特点,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分发保护环境的宣传资料,大力引导群众无烟化祭奠,用鲜花代替鞭炮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下一步带领群众文明治丧,全面禁止燃放鞭炮,禁烧迷信用品、遗物,实行生态祭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管理上,玉林市殡仪馆管理层严格按照党中央党统领全局的指示精神,着重抓党建,实行“党建+管理”模式,着力推进殡葬管理体系的改革。目前玉林市殡仪馆党支部和班子成员二合一,党小组和部门二合一,即每个部门都有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一项决策都由党小组成员来推进落实,通过抓党建来抓业务、抓队伍建设,明确任务目标,让管理更规范、合理。

  新殡仪馆一角,环境干净、整洁。

  “事死如事生”,玉林市殡仪馆40年的风雨兼程,玉林市殡仪馆的40年沧桑蜕变,殡仪职工40年的执着坚守,为玉林的青山绿水做出了贡献。我们缅怀亲情,以达到完善生命的目的,还人生最后的尊严,给人生的终点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原标题:四十年沧桑蜕变 丧葬改革谱新章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大三女生突患白血病 师生暖心援助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2019-12-09
北流市大里镇:小小米粉秒变“火车头”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07-14
玉林市全力开展烟花爆竹“打非”专项行动 向重特大事故坚决说“不”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