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你,一次迟了69年的英烈祭奠

玉林新闻网 2019-05-12

这是一次迟来的祭奠。

  69年前,内蒙古籍烈士赵海斌和柳州籍烈士王元坤在北流市沙垌镇圩背岭上壮烈牺牲。

  69年来,他们长眠在荒山野岭中。而故乡望眼欲穿的亲人们,只知道烈士们在清匪反霸时牺牲了,却不知他们埋骨何处。

  69年后,英烈遗骨终于等到“久别”的亲人们的到来。

5月11日,革命烈士赵海斌、王元坤的亲属们分别从内蒙古和柳州市赶来玉林市北流市沙垌镇圩背岭的烈士陵墓,时隔69年,1950年在沙垌镇清匪反霸战斗中牺牲的两位解放军战士终于等到他们家乡的亲属寻踪而来。图为烈士亲属们在烈士陵墓前肃立默哀。

 

5月11日,在北流市沙垌镇政府,从柳州市驱车赶来的王元坤烈士亲属和连夜从内蒙古辗转前来的赵海斌烈士亲属相见,双方亲属终于寻到两位烈士的合葬墓,情不自禁相拥而泣。

 

5月11日,革命烈士王元坤两位年逾八旬的亲妹妹在墓碑前伏地不起、掩面痛哭。自王元坤十几岁参军后直至英勇牺牲,兄妹三人就没有再见过面,60多年后的再次相见,已是阴阳两隔。

 

1950年11月25日,战友们将壮烈牺牲的两位烈士合葬在北流市沙垌镇圩背岭并在墓前立碑。2013年5月,北流市政府重新修缮墓碑,并高高矗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图为5月11日,纪念碑在烈士亲属的反复擦拭下越发光洁神圣。

 

5月11日,革命烈士赵海斌、王元坤的亲属们在烈士陵墓前缅怀祭拜。图为赵海斌烈士的亲属向烈士陵墓献上鲜花。

 

5月11日,革命烈士赵海斌、王元坤的亲属们在烈士陵墓前缅怀祭拜。图为王元坤烈士的亲属向烈士陵墓献上花圈。

 

5月11日,革命烈士赵海斌、王元坤的亲属们在烈士陵墓前缅怀祭拜。图为两位烈士的亲属们在烈士陵墓前久久鞠躬。

 

5月11日,两位烈士亲属在烈士陵墓前分别赠送锦旗给北流市沙垌镇党委、政府以及沙垌镇的乡民等,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革命英烈的关怀,感谢乡民69年来对烈士陵墓的保护,感谢媒体对亲属寻找烈士的宣传帮助,直言“作为烈士亲属深感安慰和自豪”。图为亲属们在赠送锦旗后向党和政府、乡民、媒体发言感谢。


泪洒圩背岭,长歌祭英灵


  5月11日上午,两位革命烈士的亲属们进行过简短的座谈后,同赴圩背岭祭亲。

  10:40分,生死相隔69年的烈士们与亲人们“相会”于这块血沃之土。干净整洁的烈士陵园里,烈士亲属们一遍遍擦拭着烈士墓碑,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烈士亲属们为烈士点上一柱香、敬上一杯酒、献上一束花,表达无限哀思!一声声真情呼唤、一句句深情问候、一遍遍真情抚摸,烈士亲属们眼含热泪向烈士倾诉心中的思念、传递政府的关心、细数家乡的变化!

  “大哥,我来看你了!”看到亲人长眠在此,王元坤烈士的两位妹妹王赛云、王冬云扑通一下跪地,抚摸墓碑上的名字,失声痛哭。

  “三叔,我们终于找到您了。侄女带着家人来看您了。我们一直都记得您。”赵海斌烈士的侄女赵桂荣站在墓前,潸然泪下。

  时间相隔再久再远,也割不断烈士与亲人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王兵是烈士王元坤的后人。他告诉记者,王元坤是他的大伯。 剿匪结束后,家人得知王元坤已牺牲。但王元坤在哪里牺牲,安葬在哪里,家人并不知情。这么多年来,家里一直在寻找大伯的埋骨之所,从没放弃。“从小家里的长辈就告诉我们还有一个当兵的大伯。几十年了,我们找不到大伯,不知道他在哪里,现在终于找到、看到了,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从内蒙古到广西,从突泉县到北流,跨域几千公里,赵海斌烈士的侄女赵桂荣又是高兴又是难过。“不管道路有多远,都要过来看看三叔。这么多年过去,终于找到三叔了,我可以告慰奶奶在天之灵。”自小便由奶奶带大的赵桂荣说,父亲曾告诉他们,三叔牺牲的时候,家里接到了文书。怕爷爷奶奶接受不了打击,跟三叔一同参军的战友就安慰她,说三叔还活着,已经结婚了,只是部队还要打仗,暂时不能回来。“一直临终前,奶奶都认为三叔还活着,去世之前还嘱咐我,等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把三叔找回来。”


一场艰苦的激战,英勇牺牲


  今年76岁的刘振忠是原沙垌小学(今更名为沙垌中心小学)的退休教师。当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135师405团一营三连的一个班12名战士驻守沙垌剿匪时,就是在他家开伙的。当年的刘振忠,年仅8岁。“当时正是春节,吃过早饭后,密集的枪炮声在圩背岭上响起,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随着他的讲述,一场尘封的战斗透过硝烟,以一种异常真实的形式,在人们眼前逐渐清晰。

  1950年,广西各地发展群众开展清匪反霸、退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工作,当时北流匪患比较严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135师四零五团一营三连的一个班12名战士接到驻守沙垌的命令,当时任副班长的赵海斌烈士与战士王元坤烈士便是其中一员。在驻守的时候,接到线报,有土匪聚众开会,于是驻守的12名战士进行了一次突袭,将这些土匪“一锅端”。正押解土匪的时候,其他土匪用土炮进行反攻,企图救走同伙。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战士们被迫退上圩背山坚持战斗。次日,解放军四零五团前来增援,与土匪在圩背山上进行一场激战,最终取得胜利。

  战斗中,王元坤中弹受重伤,赵海斌上前营救,却不幸被密集枪雨击中牺牲。因为战况紧急,部队立即要调防外地,因此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两位牺牲的烈士便永远留在了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当地人为他们树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墓碑上记载了英雄的名字、籍贯和立碑时间,以及当年那场战斗的始末,纪念他们英勇无畏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69年来,沙垌镇的人们一直感怀烈士的英勇无畏,每年清明都络绎不绝前来祭拜。


终于找到你,还好我们没放弃


  56岁的刘祥光是北流市沙垌镇人,从小到大,每年清明节的时候,他和当地的市民们都会做一件事——祭拜圩背岭上的烈士。但多年来刘祥光发现,烈士墓前一直没有亲人前来祭拜。“烈士为北流市沙垌镇的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有责任让烈士亲属知道自己的亲人牺牲在哪里,也有责任为烈士寻亲,送烈士回家。”刘祥光说。

  于是,他联系上柳州当地的媒体《南国今报》帮忙寻找王元坤烈士的后人。《南国今报》记者立即与柳州退伍军人事务局联系寻找,但档案里并未查找到关于王元坤的相关记录,寻找陷入了僵局。4月30日下午,一个热线电话让媒体记者兴奋不已——烈士王元坤的亲人找到了!

  5月2日上午,85岁的王赛云和83岁的王冬云 ,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南国今报,与350公里外的广西北流市沙垌镇烈士墓进行视频认亲,经过寻找和确认,她们就是69年前牺牲在广西北流的柳州籍烈士王元坤的妹妹。原来,王元坤,原名王永荣,参军后改名为王元坤,家里有兄弟姐妹七个,在世的只有两个妹妹了。

  “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激动地落泪,把报道反反复复地看了很多遍,整晚辗转反侧。”蔡煦黎说,母亲王冬云告诉他,大舅在剿匪前曾经回家开证明,但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家人。那时候因为战乱,大家都出门躲避,父母带着我们也躲了出去,大舅回来找不见家人,便托邻居带了话,说他随部队去剿匪,让我们安心在家,有他们保卫国家,我们什么都不用怕。没想到,这一别便是生死相隔。

  王元坤烈士亲人的寻找几经波折,寻找赵海斌烈士亲人亦是十分不顺。

  为了寻找赵海斌烈士的后人,《南国今报》记者联系上内蒙古《北方新报》的记者。烈士纪念碑上所记载的赵海滨烈士来自于内蒙古自治区空泉县塔和兑,但当地并没一个名叫“空泉县”的地方,经过多方寻找,猜测烈士籍贯应为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然而,或许是年代久远,很多地名发生变化,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并没有一个叫塔和兑的村庄。

  就在这时,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邮政分公司负责人从媒体上看到了“为烈士寻亲”的消息后,立即发动该公司数百名邮递员寻找赵海滨烈士的亲人。经过数百人的接力寻找,发现69年前的“塔和兑”便是如今的突泉县永安镇永安村。邮递员挨家挨户地询问,终在5月6日找到了赵海滨烈士后人赵立华。

  据赵立华介绍,赵海斌烈士共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如今排行最小的弟弟和妹妹还在世,都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我父亲跟三叔的关系很好,当年就是他赶着马车,送三叔去当兵的。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赵立华说。

  69年的坚持,终于能慰藉英灵。

  责任编辑:覃维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玉林市尊师重教氛围浓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09-10
玉林市政府召开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10-22
小学生宣传礼让斑马线
201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