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最美退役军人”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2019-07-30

  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军92周年,我市根据《玉林市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和“十佳自主创业退役军人”评选活动通知》文件精神,由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审核推荐,经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玉林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组成评审小组评审,最终评定玉林市“最美退役军人”和“十佳自主创业退役军人”各10名。现将他们的简要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市广大退役军人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继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立新功。

杨世考

  杨世考:一等功臣 工作标兵

  杨世考,容县六王镇尤华村人,中共党员。1976年应征入伍,在部队里多次荣获嘉奖。1979年2月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莫隆战斗中,在连、排级干部都已经牺牲的情况下,身为班长的杨世考主动承担起责任,抱着炸药包冲在一线,炸毁敌方暗火力点一个,打死敌人5人。解放军54479部队师党委授予杨世考战时一等功。

  杨世考退役后,先后在容县六王镇尤华大队、松山森工站、杨村林业站、六王林业站工作。无论是在哪里工作,他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懂就问,不懂就学,很快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各项工作都能按时完成。与此同时,他还有更高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满足于做好工作,按时完成任务,还要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到最好,就像在部队里一样,不但要成为行家里手,还要成为标兵。他凭着不服输精神,工作上勇于拼搏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由于各项工作任务都能出色完成,他也成了行业的先锋模范,多次被评为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植树造林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并历任容县杨村林业工作站、容县六王林业工作站站长、党支部书记。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平淡生活,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优秀品德,也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邓品林

  邓品林:心存绿色 村富民安

  邓品林,容县杨梅镇妙阳村人,中共党员。1986年11月至1990年12月在原广州军区服役。

  退役回来的邓品林自主创业,勤劳致富。他用在部队学到的驾驶技术穿州过省推销容县本土特产,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5年,他抓住农村大建设大发展之机,在杨梅镇开了间家电器材营业部,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2011年9月,邓品林出任妙阳村副支书兼民兵营长,积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成功把种植产业项目引进村里,把500多亩荒废田变为宝。2014年邓品林当选村支书兼民兵营长。他带动弟弟邓品君在妙阳村开办电子厂,吸引外出的村民回乡打工,并且带领村民大量种植板栗、百香果、淮山等经济作物,形成“妙阳”食品系列当地品牌商标。邓品林积极带领群众美化环境,并率先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绿化美化环境,2016年妙阳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2013年起,邓品林自筹资金组建妙阳村老百姓歌舞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先后出资40多万元,购买音响、灯光等演出设备,并组织培养20多人的演出队伍,不定期在村委会演出,还应邀到各镇义演,演出节目丰富多彩,妙阳村歌舞团被广西文化厅评为“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

 

龙旭堂

  龙旭堂:战斗英雄 甘于平淡

  龙旭堂,北流人,中共党员。1976年12月至1980年12月在53025部队(41军123师)服役。1979年2月,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他抱着为国牺牲、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信念,匍匐前进到敌人的暗堡下,以最近的距离将火箭筒直接推进暗堡的射孔,将碉堡彻底炸毁,他自己被炸飞的泥土覆盖住身体,幸免于难。战后荣立一等功,成为全军学习的楷模。

  1980年1月龙旭堂退役回来后,从未向政府提及立一等功的事迹,从未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一直在家务农,后部队来函,民政部门才知道他是立一等功的战斗英雄。1985年5月北流县人民政府安排他到北流县松脂厂工作。在北流县松脂厂工作期间,制纸业捞原材料的工种是最没人想干的,他主动申请去干,夏天一身汗,冬天池里的水又冻又冷,而他从无怨言。1995年1月北流县松脂厂倒闭破产,下岗后龙旭堂先后在几个单位当门卫,工作认真负责,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兵,真正做到了退伍不褪色。他还把大儿子龙甲海送到部队服役8年。

  龙旭堂目前居住在北流市政府安排的甘村廉租房。他这种甘于平淡、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十分可贵,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关注,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

 

李春燕

  李春燕:客家桂圆 最佳代言

  李春燕,博白人,中共党员。2007年,17岁的李春燕成为一名边防战士,驻守祖国边防8年。2015年12月,她怀着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退役回乡。为了复兴家乡传统产业,李春燕与合伙人创办了“客家桂圆”的桂圆品牌,注册“客家桂圆”商标,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制定桂圆行业标准,并成功申报了“博白桂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研发出的“模拟自然干燥技术”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6月“客家桂圆”成为玉林市重点龙头企业,同年底成为博白县特色旅游推荐商品,并成为全国各地原料供应商的重要生产基地。

  在2017年8月“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大赛中,“客家桂圆”获得博白县最佳代言产品,李春燕也成为博白县“最佳代言人”。2018年1月,李春燕成为“广西十佳代言人”,2019年4月获得“百年五四·广西青年榜样”称号。现在的“客家桂圆”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已经成为博白县经济和政治的一张响亮名片。李春燕正积极整合资源,努力打造“中国桂圆第一股”。

  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李春燕组织成立桂圆产业协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桂圆产业链,助力家乡脱贫攻坚事业。2018年,客家桂圆公司辐射带动了56个村加工桂圆肉,扶持带动贫困户123户,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经济来源。

 

李家云

  李家云:两上战场 一生奉献

  李家云,玉林人,中共党员。1951年1月参军,1953年1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金城反击战等战斗中,在野战医院工作,积极参加救死扶伤的工作,多次获得部队的表彰,荣立三等功,并在朝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5年8月,李家云服从组织分配,回到玉林原籍,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83医院工作。

  1957年12月,李家云又一次响应部队的号召,再次随部队入朝驻防。作为专业骨干参加换防交接的清洁卫生工作,使医院的交接工作顺利完成,得到部队的高度评价。

  1958年8月,她随部队回到祖国,并主动随部队到西北参加边疆建设。部队医院和青海省劳改局医院合并后,改为公安医院。她响应公安系统的号召,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省劳改局哇玉香卡农场医院工作。她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经常到基层各个卫生所和监狱,为劳改人员和农场职工巡诊看病。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她营养不良,仍然拖着浮肿的身体,以乐观的精神积极工作。

  1962年3月,李家云随原512医院归队(集体划归部队),医院改为青海省军区5393部队医院。1972年5月转业到山东省菏泽行署医疗门诊部任医生。几十年来,她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都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给后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吴敏

  吴敏:双重角色 一心爱国

  吴敏,陆川人,中共党员。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重庆77126部队服役,现在玉林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工作。

  吴敏到新的工作岗位后,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不仅顺利通过全区公务员考试,而且很快掌握岗位业务知识,顺利完成了岗位角色转变。她不忘初心,发扬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张扬“安专迷”精神,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

  吴敏从小生长在军人家庭,她既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军嫂。丈夫长期在基层部队工作,为了让丈夫安心服役、报效祖国,她完美演绎好军嫂和妻子双重角色,家里房子装修、怀孕生子、老人重病、父亲去世等家庭大事,她都一个人默默承担,给予丈夫最坚实的后盾。每次到部队探亲,她都经常和连队战士聊天谈心,为他们排忧解难,被战士们亲切地称呼为“老班长”“好军嫂”。这些年,吴敏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军搜的刚强,先后荣获2009年度、2011年度、2015年度玉林市“好军嫂”称号,她的家庭荣获2012年度玉林市“和谐家庭”称号、2015年度“最美家庭”称号,夫妻俩用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做到了生活上同舟共济、事业上比翼齐飞。

 00.jpg

冯文源

  冯文源:科技先锋 玉柴功臣

  冯文源,中共党员,曾任国营9696厂工艺员、广州军区后勤部驻9696厂军事代表室副连职技术助理员;1987年10月转业,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工艺处工艺科副科长、6112厂技术科科长、技术中心工艺开发科科长,现任工艺技术部主任工程师。

  冯文源的主要成绩有:2005年~2017年先后完成玉柴制造技术升级项目工作7个,负责设计、安装、调试技术服务等工作,在项目中起关键作用;1992年11月~1993年5月,参加《YC6105QC柴油机“七·五”计划第二次技术改造》项目工作,主责机体工艺设计,组织机体、缸盖新增工装设计,主责设计粗铣顶底面气动夹具,在玉柴第一次成功取消对线工艺;1999年9月~2000年12月,参加《6112厂机体、缸盖四、六缸共线生产线建设》项目,主责机体线改造方案设计,并组织实施机体线改线工作。改线成功,盘活了150机体线固定资产约3000多万元;完成技术降项目成本17项,累计完成降成本额660多万元。

  冯文源为提高玉柴的产品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提升产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梁艺

  梁艺:一身正气 全心扶贫

  梁艺,玉林人,中共党员。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3607部队服役,被评为“优秀士兵”;2000年1月至今在玉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

  梁艺在公安交通管理岗位上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刻苦钻研业务,先后调解各类交通事故纠纷1500多起,服务救助遇险(受困)群众达600多人次。在一次执行查缉违法嫌疑车辆任务中,梁艺驾车追击10余公里,迫使穷凶极恶的嫌疑人束手就擒,用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工作之余,梁艺参与义务献血、慰问孤老、为震灾区募捐等公益活动,彰显出一名退役军人的正能量与责任担当。

  梁艺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以来,多方筹资建设村委办公楼;落成大型生猪产业示范项目(一期),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争取扶贫资金新建1个篮球场和便民桥1座,修复水毁人饮工程1处,鼓励经济能人捐资扩建灌溉水渠,惠及周边农田约300余亩。2010年9月,梁艺指导组建广西首支兼具交通协管职能的村级群防群治队伍,“李村综治模式”得到中组部巡视组和自治区公安厅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梁艺先后获评为“全国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驻村指导员”、玉林市“优秀驻村指导员”、“玉林市首届岗位学雷锋标兵”和“玉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人民日报》《求是》《南国早报》《玉林日报》等媒体均报道过他的事迹。

 

刘云

  刘云:扶贫攻坚 见义勇为

  刘云,玉州区人,中共党员。1990年3月入伍,先后在广东揭阳53519部队高炮团及广东潮州53503部队汽车营服役,因工作表现出色,多次受到嘉奖,于1994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光荣退役时,获得“十佳退伍老兵”荣誉称号。

  刘云于2003年1月到玉林晚报从事司机工作以来,时刻和新闻记者战斗在一线,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泥潭沟壑,只要有采访任务,他就会在第一时间开车,把记者送达第一线采访。

  2016年,刘云同志被选派到陆川县米场镇旺同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使旺同村早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刘云洒下了无数汗水,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经过立项目、跑部门、找资金,推动建设硬化村中道路,对旺同村委办公楼进行改造建设,成立村服务中心,还建设了村文化娱乐中心。在刘云任职的两年时间里,旺同村共成功脱贫147户,共581人,为打赢全村的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4月28日12时10分左右,一名黑衣男子骑电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停车,反而开车撞向交警左腿,并从车中拿出一条伸缩棍追打交警。当时刘云正在旁边的玉林晚报值班,见状迅速赶过去,和其他在场的群众一起制服黑衣男子。之后刘云被授予“玉州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

 

潘天明

  潘天明:敢于担当 勇于作为

  潘天明,陆川人,中共党员。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就读;1999年7月至2011年3月在贵港市75132部队服役,历任排长、副指导员、参谋、后勤处副处长。2012年5月转业到玉林市纪委工作。

  潘天明扎实履行职责,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和任务。先后在执法监察室、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参加了数十次的监督检查,主办或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十多起案件。

  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潘天明担任兴业县洛阳镇六九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扶贫成效显著。他重视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建设,抓好村干部的管理和纪律,从严要求,以身作则,有效转变了村两委干部的认识和作风形象,村党组织迈入了三星级党组织,一举甩掉了全镇最差的党组织帽子。同时,他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改善住房,贫困户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环境。2016年~2017年,六九村脱贫96户363人,六九村2017年底成功脱贫摘帽。2017年10月,玉林市委领导对六九村进行突击调研检查,对该村的扶贫工作非常满意,给予了高度肯定。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广西横渡琼州海峡训练基地落户玉林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2020-07-06
荣光绽放,玉林体育砥砺前行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2019-10-09
贷款借钱给同学 自己反欠一身债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