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权教授的艺术旨趣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2019-10-26
  杨权先生,字衡之,号沁庐,玉林人。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现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先生生长于玉林,曾在名庠古定小学、镇一中(今玉林高中)读书,高中毕业后到地处六万山麓的樟木公社新龙大队山背村插队,后又在玉林师专(今师院)学习、工作,是为数不多的从玉林走出来的知名学者。

书法邀请展入展作品 (杨权 作)

  先生从事学术工作多年,卓有建树。他早年曾与人合撰了我国第一部研究唐代国家专卖制度的著作《唐代盐政》,又翻译了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惊艳”之作《秘戏图考》,还作为主要撰稿人与分科主编之一参加了《中华道教大辞典》的编纂,并出版有《易经》的注本。近年来,先生的治学重点主要集中在秦汉研究与岭南研究两大领域。前者围绕学术史与政治史展开,代表作有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后者以诗歌文献与佛教文献整理研究为中心,撰著有专著《天然函昰》《叶恭绰》《琅玕馆修史图笺注》,主编有论文集《天然之光》与《壁立千仞》,整理古籍作品则有《曹溪通志》《咸陟堂集》《千山诗集》《隆兴佛教编年通论》。此外,先生还在各类刊物发表有文章上百篇。目前,先生正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的身份,主持“岭南诗歌文献整理与诗派研究”工作,他所主编的《全粤诗》清代部分篇幅有数千万字,可称皇皇巨著。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先生还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与博士后。

 

烟波浩渺  (杨权 作)

  先生以学术名世,却不仅仅关注于学术。他性格开朗,爱好宽泛,涉猎面极广。有评家说他“磊落忼爽,广交游,与人相接,謦欬风流,望之知为儒者。学术而外,兼工诗联,擅书画,能自制钤印,尤精于鉴藏,涉猎之广,人所罕及”(李永新先生语),然知之者不多,因为先生卓著的学术成绩在某种程度上“遮掩”了他其他领域的声光,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位博洽的学者,而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渊雅的文人。

 

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 (杨权 作)

 

咏竹 (杨权 作)

  先生善作旧体诗文。他自刊有一本不付市售的线装别集——《沁庐汇草》,颇为友人、门生所珍爱。其弟子郭鹏飞在序中论道:“业师郁林沁庐夫子风仪丰润,才学两济,以文史学术有名于世,揅考深敏,述作弘阔,兼治诗古文辞,其作文采烁爚,犖然为名士吐属,惜乎向以为暇寄,未始居以自显,故知者甚眇。”无论作诗还是为文,先生均独具个人面目而不失传统法度。他曾用文言为香港瀛海诗词学会所编《近四百年五百家诗选》作序,文章骈散相兼,文采飞扬,读者无不击节称赏。其所作《虁一足》《吊元帅彭公陵》等古风豪迈潇洒,气势磅礴;所作《冈州古琴》《读张文烈军中遗稿》《海门古寺》《游吴江同里》《易庵贻诗助湘中钓兴步韵》等格律诗则格高韵足,矫矫不群。例如《海门古寺》:“华峰久废少人知,乱草穨垣惹古思。瓦冷犹留前夜雨,花娇却是旧时枝。佛供泥殿伴清乐,僧击木鱼吟大悲。淅沥晨风春未暖,荒坡拭藓读残碑。”羊城有一炖坊开业,请先生撰楹联一副,先生对曰:“熬靓汤宜用文火,治大国若烹小鲜。”手眼之高,令人称奇。现在在用的百年华诞版《玉林高中校歌》,文辞典雅,也是先生的创作。

 

同声相应 (杨权 作)

 

蝉 (杨权 作)

  先生在书法上走的是帖派一路,在二王之后,较多取迹文征明。其书骨韵兼擅,雅秀清新,令人接目澄心。其作品曾在暨南大学的“粤海观澜”、广东药科大学的“兰台书铎”与广州市文化馆的“大雅守正”等书法展中露面。先生还曾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与广东人民出版社的上百种出版物题签,还多次为广东省博物馆题写展标。新落成的玉林师范学院附中新校区的校训,也出自其手笔。

 

鲶 (杨权 作)

 

书法(录旧作《古琴》五首) (杨权 作)

  先生的绘画是典型的文人画,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他喜写花鸟,尤擅画竹。他所画的竹子参用西方的透视技法,墨色明暗相协、浓淡交错,枝叶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面目不与人同。先生画鸟,常墨彩并用,其笔下的小鸟天趣浑成,栩栩如生,煞是灵动可爱。先生画鱼画虾只用水墨,却神形兼备,姿态多样,鱼虾如游水中,窸窣有声。最近先生始留意古法山水,虽谓“初试”,却出手不凡,其《秋尽江南》《溪山图》《秋山羁旅图》《遁世无闷》等作,古意盎然,辽远恬静,幽淡萧疏,让观者涤尽凡尘。

  正像孔子所谓的“生而知之者”,聪慧过人的先生在艺文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悟性。他在少年时代曾是“三角屋”(一个玉林文化青年的松散群体)的成员,与后来成为艺术家的周跃潮、梁耀、黄宗湖、黄宗池等相交好,但他并没有像他们一般走上专业的艺术道路。先生涉足艺文丹青,只是为了在繁重的学术工作之余调节一下生活,因此并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投注于其中。然而他才情过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因此其作品境界很高。就像少林武僧,本只是想在参禅打坐后活动活动筋骨,却在不经意中成就了绝世的功夫。

  先生的诗文书画,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以学养为根的感悟,一种读破万卷书后的融通,一种与古人会心的愉悦。

  原标题:杨权教授的艺术旨趣

  【责任编辑:李家州】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2017年玉林市篮球联赛开打
2017-07-13
消防战士曾昭鹏:军旅十载 正步铿锵向前走
2018-08-08
玉林这些地方有点乱
玉林日报|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