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跑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加速度”

南宁日报 2019-10-10 阅读量 530

  新学校投入使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城乡学校面貌日新月异,“互联网+”教学方法愈加丰富……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青秀区党委、政府跑出的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加速度”,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幸福。

  教育是百姓最关心、最看重的事之一。近年来,青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工程来抓,出台最好的政策支持教育,把最好的资源投入教育,推动城区教育从增量发展向提质发展转变,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强区,努力做到“每所都是好学校,处处都是好学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坚持城乡一体  整体改善办学条件

  “这里真漂亮!我们很喜欢这所新学校。”9月2日,新落成的南宁市青秀区第一初级中学正式开学,180名新生开启了他们的初中生活。看到美丽的校园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家长们表示:“青秀一中的整体设计和办学理念都很先进,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我们很开心,也很放心。”

青秀区第一初级中学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青秀区坚持适度集中、扩大规模、优化资源、均衡发展的思路,审慎稳妥地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提升辖区教育配套设施水平。2016年至2018年共投入9.34亿元,建设并投入使用玉兰路小学、月湾路小学、林里桥中段幼儿园等城市学校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新增学位近2万个。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滨湖路小学英华校区、凤翔路小学景晖校区、青秀区第一初级中学,新增学位3360个,同步推进桂雅路小学二期、开泰路中小学等项目建设,未来两年将实现学位供给大幅增加,为群众幸福持续“加码”。

  青秀区除了加大硬件投入,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还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全力推动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滨湖学区等学区基本实现“互联网+教育”模式,以同步课堂、互动课堂等多种方式,让学区学校的老师不出校门,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电脑或手机等终端上实现和主课堂的同步观摩、研讨,打破空间壁垒,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学区教师集体专业化成长,实现了城乡、校际师生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渗透、共享,家长对学校办学满意度不断提升,择校热、大班额得到有效缓解。

  这是青秀区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秀区加大教育设备配置投入,学校的设施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级一类标准,建成城区教育城域网及二期中心机房,班班通设备覆盖率100%,同时还为学校、幼儿园安装“校园一键式报警专线电话”,试点建设智能化校园安防管控系统,在10所学校建立了校园智慧卫士管控平台,配备了人脸识别身份核验终端,通过网络与公安系统七大类高危人员数据库自动比对,对入校外来人员进行人脸、身份证双重甄别,把风险阻挡在校门外。

坚持质量为本  全力提升办学水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青秀区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大步跨越。

  在义务教育方面,青秀区多措并举,促进共同发展。设施设备共享,构建学区办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优质师资共享,通过校际结对共建、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公办带动民办、以优质带动薄弱等形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成果共享,学区内优质学校通过经常性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日、经验交流论坛、教学展示、优质公开课等活动,为成员学校和帮扶学校提供学习交流机会,带动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快速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让更多学生受益。

  青秀区教育局还搭建竞赛平台,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研,以赛促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强化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中小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竞赛中成绩斐然。

  滨湖学区通过开展互动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优质师资、优质课堂共享

  在学前教育方面,青秀区敢为人先,在全市率先推出“年研讨、季开放、月报告、半月谈、周周讲”的培训新模式,提升了幼儿园保教队伍素质。“这种培训新模式不仅搭起了幼儿园与专家间的交流平台,让幼儿园实践教育与理论相结合,而且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幼儿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参加培训后的幼教老师表示。

  品牌是学校生命最持久的“动力之源”,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青秀区依托学校内在的文化基因,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 抓特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有个性有内涵的学校,培育了一大批在南宁市乃至广西、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如滨湖路小学注册了“梦开始的地方”品牌商标,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桃源路小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同时,青秀区在“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基础上打造学区教育品牌。其中,园湖学区确立了学习传承黄大年精神的“志向”文化;民主民乐学区确立了“福乐”文化。青秀区各中小学校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坚持改革为要 全面激发教育活力

  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有好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作保障,更要教师资源配置均衡。青秀区多举措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青秀区2016年至2018年共引进教师1310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师资培训全覆盖,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拥有广西教学名师、教坛明星、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各类人才264人,一批教师被评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在全市各城区中率先落实已评未聘的中高级职称教师享受待遇政策,给予公办幼儿园核准教师规模控制数,给予编外聘用教师发放班主任补贴,给予交流轮岗教师发放交通补贴、生活补助、住房补助,妥善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好了,工作热情也随之高涨,个个争做师德标兵、个个想做最美乡村教师,孩子们有了学习榜样,学习劲头更足了。

园湖学区确立了学习传承黄大年精神的“志向”文化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青秀区在2018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着眼于整体推进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青秀区学区制管理改革,将辖区中小学校划分为9个学区,各学区已正式挂牌成立,并制定出台了7个配套文件,不断完善学区制度,同时立足学区实际,统筹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成立了教师管理中心,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规范学前教育发展。青秀区积极推进自治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工作,支持龙头园帮扶工作,把发展普惠幼儿园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城区共有城区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69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1%。

坚持关爱护学 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青秀区深刻体会到,接受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

  在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教育权利方面,青秀区切实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两为主”政策,对符合入学政策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安排入学,就读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的普惠性民办学校。“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都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庆幸我是十七中的学生。”这是记者在南宁市第十七中学采访时听到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青秀区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多的学校,在校学生2000多人,其中75%以上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了老师、学生、社会、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打开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心结,消除了学生的不良思想,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只是青秀区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一个措施。

和校长谈谈学习生活情况,是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生最开心的事

  把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工作日程,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创新通过在普通初中开设职业技术课程或到中等职业学校选修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初中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融合;做好特殊教育全纳工作,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南宁市率先推行“送教上门”服务,为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切实保障残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力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在城市与乡村,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教育获得感,是对青秀区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最好诠释和最生动的表达。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秀教育人将不忘初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航标,高点定位、创新实干,坚定青秀教育梦想,打响青秀教育品牌,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过了这一关,我们就是生死之交
新华网思客人 “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2020-02-26
D3571次列车上演最温暖抱抱 这一刻他像极了父亲
南国早报客户端|2020-01-13
中国红十字会尹德明副会长到青秀区调研社区红十字会工作
青秀区红十字会|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