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东博会参展企业1653家 首次为境外展品提供展后留购服务

广西新闻网 2022-09-15 阅读量 48

  广西新闻网南宁9月15日讯(记者 陶昌顺 林昱宏)9月15日,记者从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吹风会上获悉,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6日上午正式开幕。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一年、RCEP生效实施开局之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即将启动,第19届东博会和峰会围绕“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主题,夯实高层对话平台,提升专业合作平台,促进多领域合作,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吹风会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 陶昌顺 摄

  第19届东博会和峰会主题国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副总理宋赛、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越南常务副总理范平明六位东盟国家领导人,以及缅甸商务部部长昂乃乌、特邀合作伙伴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安德根,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将在开幕大会发表视频致辞,共商合作之策,共谋发展之智。中国多个部委的部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团团长,文莱、印尼、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西兰驻华大使,以及柬埔寨、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日本、韩国和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知名企业家、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将参加本次盛会。

  今年参展企业总数1653家 云上东博会多家企业参展

  今年东博会和峰会首次设立东盟和RCEP精品展区,集中展示各国优势特色产品。首设中央企业展区,重点展示高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物流等领域创新发展成果。新增新能源汽车展区,重点展示以智能汽车为亮点的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及相关技术和应用。新增跨境电商及新零售展区,重点展示电商平台及特色产品、电商配套物流服务等。新增文旅康养展区,展示内容突出城市文旅形象、泛住宿业上下游产品、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及配套服务等。此外,绿色建材家居展区增加智能家居内容,电子信息展区新增照明科技板块。今年参展企业总数为1653家,311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知名企业参展,有中国的中能建、中远海运、国家能源集团、国电集团、中石化等中央企业;还有印尼印多福集团、老挝星灿集团、马来西亚国家石油、新加坡太平船务、越南中原咖啡、日本三菱商事等外国龙头企业。云上东博会预计超过2000家企业参展。本届东博会首次为境外展品提供展后留购服务,如会期未实现完全销售,可免费入驻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实现展品留购销售和常态展示。

  会期活动丰富多样 创造区域合作新商机

  本届盛会将举办多场重要活动、系列高层论坛,线上线下举办投资贸易促进活动80多场。主题国马来西亚将举办国家推介会、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论坛及启动仪式、中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马投资与贸易对接会等系列活动。特邀合作伙伴韩国设置韩国国家馆,举办开馆仪式,首次举办中国(广西)—韩国经贸投资合作论坛暨2022韩国企业广西行等活动。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的重点合作领域,开展产业对接和贸易洽谈,促进企业交流合作,如东博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东盟国家推介会、广西(南宁)—江苏(苏州)重点产业项目洽谈会、“央地合作”重点产业洽谈会等。

  抢抓RCEP新机遇,本届大会举办多场RCEP相关活动,如东盟秘书处、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共同举办第二届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暨高质量实施RCEP论坛;日本第二次举办“日本企业广西行”活动,三菱商事、住友银行、日本航空等30多家跨国公司报名参加;河南举办河南—RCEP成员国开放共享经贸合作洽谈会,辽宁举办辽宁—RCEP贸易洽谈对接会,广西举办国家经开区面向RCEP产业合作机遇分享会、RCEP(北部湾)钢铁发展论坛等。

  本届东博会线上线下举办系列高层论坛共有21个,其中会期举办11个,媒体、和平利用核技术、建筑、儿童福利等多个论坛首次举办,围绕相关领域热点问题开展深入、广泛交流,推动合作机制和项目落地。本届峰会积极把握RCEP生效实施的机遇,推动区域工商界深化合作,会期举办马来西亚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RCEP工商合作特别对话、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等活动。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桂链”平台获评2023年区块链数字信任产业成果优秀应用案例
广西自治区信息中心|2023-10-25
2020-2025年四大数字技术对数字经济的影响
2020-11-25
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三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 (企业、平台)名单的通知(桂数广办发〔2021〕43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