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 2021-05-13

  初夏时节,河池山乡大地一派勃勃生机。

  田间地头里,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发展农业“十大百万”产业工程,忙得不亦乐乎;村屯戏台上,一首首以“感党恩、奔小康”、移风易俗等为主题的山歌,唱出了百姓心声;农家小院中,游客住民宿、品美食、赏风景,不仅留住了欢声笑语,也留住了乡愁、乡情、乡韵……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振兴的热潮与希望。

宜州区三岔镇果农在采摘丰收的火龙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来,河池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奋进姿态,举全市之力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基地,在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的同时,让干部队伍更加朝气蓬勃、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丰厚、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不断开创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

  “四不摘”强队伍:选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政策、帮扶、监管,是承诺和责任,更是使命和担当。”今年初,“90后”女大学生韦春艳主动放弃在深圳的稳定工作,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辞职回到家乡东兰县巴畴乡巴畴村,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今,她正满怀信心迎接新挑战,带领家乡父老乡亲发展产业,振兴乡村,共同致富。

  乡村要振兴,干部当先行。去年以来,河池早谋划、抓机遇,全面统筹整合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及时转化工作队伍,赋予驻村工作队和工作队员新的职责和职能,强化驻村指导力量。

  目前,河池各行政村(社区)均保持有2名以上工作队员驻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全面落实第一书记每年1.5万元驻村专项工作经费和5万元驻村帮扶经费,激发基层干部全面接续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活力。

  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河池共选出新一届“两委”干部1.1万多名,平均年龄44.2岁,较上次换届降低4.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399人,占20.3%,较上次换届提高8个百分点,有效激发农村改革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

  同时,认真梳理《河池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和《河池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主要政策和重点任务,着力建立健全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选定34个村(屯)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梳理出41项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生态产业、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等方面项目建设。

  产业兴农民富: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过去种地,温饱都难保障。如今养牛,一年下来,能赚10多万元。”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镇兴村,谈起这些年家里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苏建坤、陆飞琴夫妇有着切身体会。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他们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资金,免费从养殖企业贷牛,牛养大后再“还”给企业,获得收益。现在,他们已养了20多头牛,昔日种玉米的石窝地都种上牧草,草丰牛壮,日子越过越红火。苏建坤一家的变化,正是河池强力推进农业“十大百万”产业工程,创新贷牛(羊)还牛(羊)扶贫产业的一个缩影。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为此,河池市委、市政府把农业“十大百万”产业工程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来抓,从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科技支撑、模式创新、品牌创建到资金筹措、督促检查等环环相扣,在全市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群众认可、有市场潜力的优势特色产业。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河池”的产业格局日渐成型;肉牛肉羊饲养量及出栏量居广西第一;油茶新增种植面积连续3年排广西第一,被列为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产业集群从“纸上”落到“地面”,有力激活了乡村“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让群众致富奔小康有了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惠民生增福祉: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我跟妻子不仅坐上了免费专车,还享受到面对面的职业介绍服务,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更有信心了。”今年春节刚过,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农民梁宏辉夫妇“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一路无忧地来到深圳市大鹏新区的企业务工,成为河池“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农民工中的一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河池始终坚持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投入4.96亿元续建2019年及2020年项目,投入2.64亿元新建2021年第一批项目。

  ——积极拓展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引导组织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今年发送“点对点”服务专车1031辆,输送4.41万名农民工返岗复工,其中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1.3万人。

  ——不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从2020年4月起,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年5100元,并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今年已争取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持项目24个,受益群众3.2万户13.9万人。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一组组民生数字,一项项惠民政策,回应着人民的殷殷期盼,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环境美更宜居: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山坡上的花山果海休闲农业示范区,满园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载满一篓篓鲜果的三轮车、皮卡车穿梭在山路上,处处一片繁忙的景象;村寨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吊脚楼、水车、水磨,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八方游客……来到“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仿佛走进了一座风景秀美的公园。近年来,像陈双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在河池层出不穷。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河池聚焦乡村生态宜居,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屯由“净起来”向“绿起来”“美起来”转变。

  目前,按照自治区2021年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部署,河池充分挖掘村庄的历史底蕴、文化风俗,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继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面做好新建成项目的完工验收、移交等扫尾工作,确保工程及时发挥效益。

  此外,科学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2021年计划实施扶贫项目3399个,目前已开工1077个,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财政资金已支出3.55亿元。

  脱贫育新机,振兴开新局。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河池必将行稳致远,不断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添成色、增亮色。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权 晟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以色列疫情逼近“红线”
新华网|2020-07-24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将结束外部医院治疗出院 移监新监狱
中新网|2021-02-10
欧洲疾控中心:年终节假日期间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等级高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