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全口径营收2.6亿元!这家融媒体中心是如何做到的?

2021-04-17

  文「广电独家」崔忠芳

  2021年是江宁融媒中心奋力在“全省示范、全国一流”定位上继续前行的关键一年。

  2019年6月,江宁区融媒体中心在南京市率先挂牌成立。2020年是江宁区融媒体中心的“跨越之年”,疫情防控期间,江宁区融媒体中心先后策划推出了一大批主题专栏、特别报道和深受用户欢迎的抗疫系列融媒体产品,有效发挥了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作用。

  经营上,中心产业聚焦区域综合信息服务、智慧城市集成创新、大型活动会展和文化产业园区投资运营“四大主业”,全年实现全口径营收2.6亿元。

  

  2020年,中心顺利通过了融媒体中心建设省级验收,获得江苏省县融首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融媒发展创新案例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获评全省广电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和两个省级创新案例奖,技术项目获评全省广电科技创新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中心还获得江苏省广播电视节目共享平台最佳贡献奖、全国县融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表彰。

  

  近日,「广电独家」专访了江宁区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大宏

  ▍三大功能定位发力,彰显新时代江宁融媒形象

  「广电独家」:2020年,江宁融媒体中心的发力重点是什么?

  李大宏:过去一年,中心围绕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三大功能定位,主动探索纵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融媒资源“一体汇聚”。中心将自主建设的本地技术平台与省平台全面对接互联,并加强与新华社的合作;分别与“我的江宁”政务App、“文明江宁”App及网络舆情系统全面打通,新闻、政务、服务资源实现一体化汇聚;在各街道和园区、部门建设20个小微融媒工作站点,实现融媒宣传指令下达、素材上传,并具备传播分析、舆情监测、技术共享功能。

  

  二是智慧融媒“一网融通”。“1+5”智慧融媒运维中心融通了五个平台。

  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中心发动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成为融媒信息员、宣传员。

  打通社会治理监控平台,政务传输专网已接入1.2万多路视频监控,引进新华社“媒体大脑”技术。

  融通舆情信息数据库,将宣传工作融入舆情分析和社会治理,同时收集网民投诉意见,联合区委网信办及时有效开展舆论引导。

  搭建联播联网联控平台,全区近300块户外大屏实现内容发布大小屏互动、后台统一审核、一键推送。

  

  上线应急广播平台,建成2900多个应急广播音柱,在去年的疫情防控社区宣传和舆论引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网格社群“一键送达”。

  一方面强化新闻信息发布,形成多类型传播新矩阵,新媒体平台粉丝总量160万,其中主打“江宁发布”政务品牌、“微江宁”服务品牌和“无线江宁”手机客户端,实现新闻浏览、专题发布、网络直播、问政爆料、政务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各类信息传递与社区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强化社群信息服务,联合区网格办入驻基层网格社群,目前已入驻2100多个社群,覆盖用户近50万,在各类主题宣传中展开正面引导、推动志愿服务。

  中心围绕三大功能定位搭建起的“1+5”智慧融媒运维平台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相关做法创新案例入选中宣部案例选编,相关技术项目获评全省广电科技创新一等奖。

  

  「广电独家」:2020 年,江宁融媒体中心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是否有推动?

  李大宏:2020年,中心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落实新媒体(移动)优先理念的工作方案及执行团队、部门调整等一系列方案,有效落实了移动优先、梯度传播。

  一是创新融媒事业与传媒产业联动机制。持续推进融媒事业与传媒产业“一体两翼”发展架构,中心与集团积极探索融媒产业化运营新路径,采取部门人员高效配置、产业经营目标导向、绩效考核联动挂钩等创新举措,形成了事业促进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良性局面。

  二是全面优化融媒发展机制。探索实施融媒生产执行团队组建新机制,设立10个执行团队,实现扁平化、跨部门调度;成立编委会机构,优化审稿机制;采访部、新媒体部全面转型为采集中心和编发中心。

  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制定出台新的考核方案和绩效评价办法,继续加强选人用人机制改革,通过调整内设机构、鼓励团队合作、扶持创新创业等方式实施正向激励,坚持“按绩取酬”分配原则,推出项目制、轮值制、内部创业孵化制等激励机制,经营创收与宣传业绩和绩效考核紧密联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广电独家」:2020年,江宁融媒体中心在多元化经营及产业拓展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李大宏:2020年,江宁传媒产业聚焦区域综合信息服务、智慧城市集成创新、大型活动会展和文化产业园区投资运营“四大主业”,持续做大做强区属国资传媒综合实力。

  在多元化经营方面,传媒集团聚形成大型活动策划总包、智慧城市建设、文创园区投资运营、影视投资制作、婚庆文化、户外广告、城市文化空间等多个特色产业板块。

  其中,江广传媒公司疫情期间系列“云”端活动的成功举办,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单位一致认可,全年累计完成大型活动70余场。

  

  江融数字科技公司在专网建设、智能运维及其他新媒体业务方面不断发力,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技术开发。

  润江智汇公司在升级大屏联网联控联播平台系统基础上,借助格力电器全国巡回直播活动开展全城同屏“轰炸式”宣传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红苹果公司持续巩固婚庆市场,加快园区转型升级与项目建设,园区经营业态不断丰富。

  在产业拓展方面,我们建成运行南京影视文化公共服务中心,影视公司积极拓展影视产业发展投资项目,参与投资制作的首部影视剧《汤山驿站》正式落地,知已行公司开拓各类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

  我们投资的市级文创园区创艺工场、艺培Mall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引进MCN产业头部公司飞扬集团等,经济效益良好。

  一年来,我们的传媒产业发展逆势强劲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42%。

  ▍构建现代传播新格局,奋力实现融媒新突破

  「广电独家」:您认为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有哪些瓶颈?如何实现突破?

  李大宏:虽然近年来县级融媒体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也面对着一些问题:一是媒体融合有待深化,创新思维仍需强化;二是宣传渠道有待拓展,品牌意识仍需提升;三是技术赋能有待提高,信息共享仍需强化;四是人才队伍有待强化,融媒素养仍需提升。

  为更好地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代传播新格局,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以更好产品抓服务,以更实硬招创特色。紧紧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三大定位,努力把“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二是以更宽视野深融合,以更优机制强保障。创新策采编播机制,加快建设以互联网传播和新媒体生产为主的运行机制,实现全媒体平台从“相加”到“相融”。

  

  三是以更新理念求突破,以更强技术促创新按照“四全媒体”的发展要求,探索全媒平台加快转型深度融合新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媒体在平台建设和技术创新上的紧密合作,升级现有技术应用,突出“媒体大脑”和“5G+4K+AI+VR” 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为差异化、精准化传播赋能。

  四是以更大力度求发展,以更优人才强队伍。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和鼓励激励机制,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全媒人才队伍,为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广电独家」:2021年,江宁融媒体中心有哪些主要任务?

  李大宏:2021年是江宁融媒中心奋力在“全省示范、全国一流”定位上继续前行的关键一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有:

  融媒事业方面,一是加快提升新闻产品质量。各类平台完成主题报道80个以上,全年融媒产品外宣省级以上不少于24篇次,获奖作品数量质量在全市各区力求第一。

  二是优化全媒体发布矩阵。“无线江宁”客户端、“微江宁”“江宁发布”微信公众号用户量分别较上年持续增长,短视频矩阵用户量增加100万以上。

  

  三是建立运营各类社群。每个部门建立运营500人以上规模的社群,与节目栏目紧密联动并做好线上线下互动。

  四是推进客户端开发和应用。推出新版“无线江宁”客户端(一期);部分集团公司和中心部门业务板块入驻客户端,拓展类别化用户数量和工作范围。

  五是加强联合应用。拓展“1+5”平台的实际应用范围和内容,做好与省共享平台的联动和应用等。

  六是推进部门品牌建设。每个部门加快打造自有品牌并拿出实际行动,全年策划新闻公益行动、栏目落地活动等不少于10场次。

  传媒产业方面,聚焦“四大主业”,扩大集团资本规模和资产性收益,2021年计划实现全口径经营创收3.4亿元,比2020年增长30%。

  

  

  

  

3人点赞

相关推荐

腾讯云副总裁张纾翔会见鲁东亮总裁
2020-10-31
疫情后的医疗信息化新基建: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投入有望进一步加强
2020-03-18
综合智慧服务驭势而来 中国通服数博会乘风再起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