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文院士:一辈子都做 “八九点钟的太阳”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2021-04-07

  玉林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李京文,1932年生,广西玉林市陆川人。作为我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李京文较早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理论与方法,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率先对科技进步测度方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问题;主持制定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较早运用数学模型对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主编了中国近10多年来历年的“经济蓝皮书”。

  笔者特选辑几则李京文院士的故事,以表哀思。

  一辈子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7年11月17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在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礼堂,对满堂的中国青年寄予嘱托。

  此时正在莫斯科学习经济学的中国留学生李京文坐在台下,满怀激动,深受鼓舞,决心一辈子都要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把振兴祖国当成自己的责任,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作出最大的贡献。

  1958年,带着毛主席的嘱托,李京文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此后人生,他和祖国千千万万的青年一起,为建设一个新世界而奋斗。

  此后几十年,他成为我国技术经济学创始人之一,推动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对我国工程项目的论证、规划、决策理论与方法的建立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并致力于将经济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运用数量经济理论预测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参与制定产业、地区发展战略与技术政策……

  他的确做到了一辈子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对祖国的建设事业时刻充满活力和干劲。2020年,已经88岁的李京文因为在技术经济学领域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贡献,获得“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一次“模拟考试”,定下终身志向

  1949年1月,一位名叫李耿的广西地下党员在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入狱。李京文就是他的儿子。

  那时的李京文还是个高中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因从小耳濡目染,早早就与进步同学组织社团、出墙报、演话剧、反内战、争取民主,还当选为校学生会的学习与宣传部部长。

  李耿在狱中被拷打,身体忍受着痛苦,心理也承受着孤独。李京文主动向当局申请,到狱中陪伴父亲,每天监狱一开门就进去,到了关门时间,再和工作人员一起离开。“这是一段非常紧张的日子,一边陪伴父亲,一边学习,还要保证学习好,不然学校就不会让我来回跑。”

  当年12月,在广西地下党组织和各路游击队的配合下,解放军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将五星红旗插上了镇南关(今友谊关),广西全境解放。这段与父亲共同迎接新中国的特殊经历,成了李京文人生中的一次“模拟考试”。

  1951年,李京文同时被华南文艺学院创作系和武汉大学经济系录取。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的姐姐点拨了他:“现在国家要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搞经济建设,你应该学经济学!”父亲在来信中也同意姐姐的建议。

  最终,李京文选择了武汉大学经济系。在那里,李京文刻苦学习,还追随父亲的脚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留学苦读五年,归国投身建设

  大一结束时,经过一系列严格选拔,李京文成为留苏预备生。在苏联老师的指导下,他以每天50个单词的进度突击学俄语,一年后顺利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旅程。

  在苏联,李京文先后就读于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和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在大学里,李京文很认真、很刻苦、很努力,节假日都不出去,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他的数学成绩好是出了名的,热心的他常常给其他留学生补习数学,甚至有苏联学生也慕名找他帮忙补课。

  大学期间,李京文参加全苏大学生竞赛获二等奖,拿到苏联教育部的奖状和奖金,最后以各门课程和毕业论文全优的成绩毕业。原本,李京文得到了留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他考虑到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不如早点回去”。

  重启学术生涯,“换轨”更是“回归”

  归国之后,“二五”计划已经开始了,李京文服从国家分配,先后在河北省计委、国家计委、北京经济学院、国家建委、建材部和国家建材总局等单位任职,祖国需要他到哪他就到哪。

  1985年,李京文被正式任命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首任所长。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技术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此时的李京文,已是国家部委的正局级干部,从政界转换到学界,无异于一次“大型换轨”,不过,对于李京文来说,这次换轨更像是一次回归,经过兜兜转转,“螺丝钉”终于被放到了他最想去的学术研究的位置。

  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在蓬勃生长的同时,人到中年的李京文也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样,开始了新的奋斗。事实证明,人生真正的志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开拓学科领域,构建理论框架

  在学术界,李京文的开拓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1985年到1998年,在李京文领衔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13年里,奠定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态势和基本框架,也奠定了数技经所在整个学术界的地位。

  李京文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完成了一批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发表内部政策报告一百多篇,出版专著40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获颁“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和十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在技术经济学领域,他构建了学科理论框架,专著《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是我国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基本著作之一;他应用这套理论,带领团队在中国首次系统研究了技术进步的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的相互作用,主编出版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丛书,成为这一领域的奠基性著作。

  在数量经济学领域,他将数量经济学应用于经济研究,主张经济学要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之上,引导我国经济研究工作从以定性研究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丰富了我国经济研究的分析方法,使我国经济研究规范化。与此同时,他还在国内首创用数量经济方法对国民经济和区域、企业发展进行预测。自1990年起,作为执行负责人,每年春、秋两次公开出版《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

  为了实现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交融与结合,促进社会性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李京文开始将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先后主持了三峡水利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经济和财务论证。

  在三峡水利工程的项目论证中,作为经济论证专家组副组长,他带领团队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得出了结论:“三峡工程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国力能承受得起这个工程的建设,建议尽早开工建设。”

  因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上作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标题:李京文院士:一辈子都做 “八九点钟的太阳”

  (责任编辑:张宗海)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自治区发改委:玉林机场计划4月动工
2017-03-04
后高考经济持续升温
2017-06-12
马甲亮身份 扶贫在行动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陆小青 通讯员 赵观成 摄|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