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

2021-01-27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将是影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力推乡村振兴,意味着国家发展重心在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其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性转折,是在立足于乡村产业、人口、文化等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从过去依靠城市辐射被动发展到探寻可持续的乡村内生增长模式是一种执政理念上的巨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集中在工业和城镇,造成农业和农村长期发展滞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而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点,这就要求各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促进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探索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一、引 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与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的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三农”承载城市资本危机的代价是我国能够度过多次经济危机的体制基础,支撑了我国经济多年的平稳发展。站在当前时点,一方面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农村作为缓冲垫的功能正在消失;另一方面工业和城镇投资回报率下行,农业和农村蕴藏着的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潜力也有待开发,为防止下一次经济硬着陆就必然要再平衡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配套的城乡关系改革也势在必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出发点在于城乡差距的弥合,引发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变。这种结构性的重大改变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在农业、农村细分领域蕴育着超速发展的机会。

  二、构建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的基础

  (一)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构建城乡要素流动的新格局

  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资本是乡村经济发展必备的要素。源于过去城乡割据政策的客观存在,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都是“单向城市化”流动的,从而造成了城乡收入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而且从乡村内部来看,土地要素与人口的绑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空间。通过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支持各类人士返乡下乡创业并鼓励民间工商资本下乡,能够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发展,更多地吸引城市的资源、资产、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

  要实现生产要素的“城乡互动”,最核心的内容在于土地要素的活化。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和土地制度三权分置改革,实现集体土地经营权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抵押与转让,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才能吸引包括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加入,而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加入将带来先进的资本[1]。而且对土地要素的松绑还会带来其他生产要素的城乡互动,例如随着“农二代”“农三代”相对于“农一代”对土地依赖程度的代际差异扩大,人地关系松动的速度与节奏将加快,土地流转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将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量构成;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带来集体收益增加形成的示范效应可加速土地流转进程从而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如图1所示)。

  图1 土地要素活化是激活乡村经济的核心

  (二)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重塑农村社会阶层结构

  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通过研究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难发现减少农业人口,提高生产集中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经营的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用小农集中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的政策入手点。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许多学者对小规模经营寄予发展期望,认为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可以很好地适应农业的生物性特征,能够使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本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但小农户的农业生产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问题,比如小农户无论在种植还是养殖方面都存在着技术积累、生产管理以及规模效应上的明显不足,要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依赖外部技术、管理、市场预测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那么对小农户的扶持也就转化成为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涉农龙头企业特别是传统农资企业已逐步建立起信息化农业服务平台,通过汇聚农业全产业链资源加以打造和整合,通过上游产品和技术资源提供包括土壤改良、全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农机供给及农机手代收代种、农业金融等服务;通过联合下游产品经销商实现产销对接,保障并拓展农产品销路,破解农产品卖难和卖价低等难题,为小农户提供诸如从种到收的全方位的农业服务。

  与扶持传统小农户相对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等多领域、多层面的带动引领作用是我国未来形成新型农业体系的基础。尽管相关研究发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有诸多对弱势群体、小规模农户的负面影响,但稳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成长,以土地要素集中和规模化为主线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依然是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抓手。目前,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之中,一批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以知识化的现代职业农民为代表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正成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中坚力量。

  (三)通过合理土地资本化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资本”作为农业生产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投融资渠道方面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本化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80年代末至今,城市国有土地的资本化,是国内全面工业化、城镇化的最大助力。作为资本最重要的来源——土地资本化将是今后农村政策的破局点。

  所谓土地资本化就是利用法律和经济等手段,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使农村土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在生产、分配等流通环节中实现土地增值的一个过程。农村土地分为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对于农用地的资本化,是从农村承包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赋予其融资担保权等权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将通过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等方式让农民享受到土地增值收益[2]。2018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随着农用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的扩大和全面铺开,农村土地、宅基地投资权益的适度资本化已经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农业融资工具,是农村土地红利释放的制度性保证。

  (四)加快基础设施赋能乡村产业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前提,对乡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发展将带来农业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的重新分配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配置失衡较为严重,农村基础设施成为一块影响重大的短板。在进入“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还有文化、体制、生态等方面的提升。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最大的问题便是留不住劳动力,乡村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滞后—劳动力流出—生活条件发展停滞—环境问题积累—劳动力不愿回归—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中。所以建立良好的宜居条件将是很好的切入点,“安居”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进行乡村居住环境治理的同时,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还要放在公共服务建设上来。伴随乡村农业生产质量要求提高、规模化生产推广、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加深,对道路、物流、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需求以及政策导向,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将提档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三、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节点

  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要平等地看待城乡之间的关系,其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性转折,意味着在立足于乡村产业、人口、文化等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从依赖外生增长,到建立可持续的乡村内生增长模式,是一种执政理念上的巨大转变,每个地区在贯彻这一战略时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龙头和载体,特色小镇可担当此任。特色小镇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通过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集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小镇以承载产业和人口、加速产业升级的任务,同时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高层次的消费市场,这种乡村发展战略既符合当前中央有关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也将从根本上增强各地区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

  (一)农业特色小镇的核心还是产业,特色是其“灵魂”

  无特色不小镇,要发展特色小镇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各地区在发展农业特色小镇时特别要注意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充分考虑是否具备新奇产业基础、人口结构等条件并参考中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以特色产业培育为先导,回归对特色小镇应有功能的思考,探路有鲜明特色的小镇发展路径。

  首先,农业特色小镇的核心还是产业。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乡村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都特别要强调产业功能的优先性。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许多著名的特色小镇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嵌入了特定区域及其历史人文背景下的“产业生态位”,因大量联系密切的上下游产业集聚而带动的人口与经济的集群效应,这是许多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期特色小镇形成的最初动因[3],还有的地区是在自身已经具有鲜明的产业优势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引入产业链的高端部分提升自我价值,强化实现“独一无二”的特色打造而成的。其次,这种小镇是自组织的,可以跟产业、周边的节点强强联合形成微循环模式的产业生态。这种微循环本身就可以形成产业,并通过民间资本长期投资、吸引集聚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乡村的整体面貌。最后,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可以借助于全球化和互联网手段,把相关产业引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中去。在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特色小镇以高度融合的态势开放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与周边环境共生、共赢、利益共享,协同发展并形成有强大的自我萌发能力的产业链。

  (二)特色小镇是“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的平台

  以人和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建设涵盖了人们对医疗、健康、教育、旅游、便利的现代生活服务业、绿色环保等综合型需求,从根本上说是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要求特色小镇不仅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更需要具备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这就意味着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兼顾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这也是决定农业特色小镇成功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而特色小镇的要求却意味着要对产业与环境的平衡破题。小城镇连接着城区与农村,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公共服务,吸引农村人口入驻,人口的长期集聚是小镇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打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往往需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资源(如焚烧、用水),造成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整治成本,只有通过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扩大公共服务,才能从源头上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八个小镇(指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中,除了主打旅游的小镇外,即使其他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小镇,也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对于“软实力”的目标——如休闲、三产培育、博览中心、时尚市集等,在完成这一基本建设和改造后,在斥力(大城市雾霾、拥堵、生活节奏紧张)与引力(大交通及互联网发展,小镇亲近自然)的双重作用下,才能完成疏解大城市中心人口并吸引当地农民就近城镇化的任务[4]。从中可以发现,特色小镇并非唯“特色”论,而是生态与生产协调发展,有特色、宜人宜居的小镇。

  (三)农业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应以社会资本为主

  目前“特色小镇”的开发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政企合营的PPP模式。如果特色小镇建设单纯依靠政府,会出现效率低下、财政压力大等问题,而全部依靠市场又会产生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所以未来的特色小镇建设应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的投资建设,也就是说政企合营的模式或将成为特色小镇的主流经营方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根据既定指导目标搭建发展平台,提供政策支持、行政服务、土地供给,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特色小镇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企业作为特色小镇建设主角,承担小镇主要的开发、建设、运营等关键环节。这样政府一方减轻了自身的财政负担,还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专业的运营团队,大大提升特色小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企业一方降低了投资风险,对于合作双方而言可谓双赢。

  具体而言以社会资本为主导建设、运营的农业特色小镇,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关于小镇的资金来源,任何一个特色小镇的开发都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支持,如何为小镇筹集发展资金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总结成功特色小镇的创建、运营、融资方面的经验可以发现:社会资本的高度参与是小镇成功最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参与的小镇开发还可以通过打造专业的投融资平台,借助资本运作优势为小镇的发展筹集资金。其次,在完善产业链布局、引进优质资源及整合新型产业资源方面,社会资本更有经验。最后,社会资本主导的农业特色小镇的运营往往要借助PPP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政府的部分职权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转移给社会资本,建立起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

  四、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产业规模化、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发展问题不再被置于城乡二元的视角下,乡村发展路径也不再从城市反哺或辐射的角度出发,而更加注重发掘乡村内生的增长机制。2018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本质上就是沿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引入非农产业,增强农村产业基础上做出的具体发展思路[5]。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的产业规模化、一体化将成为我国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所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善的契约网,将不同经营主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产业、要素、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6]。最具代表性的是龙头企业打造的“土地+种子+化肥+农药+农技+农机+收购+加工+营销+资讯+金融”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商,借助其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小农户提供诸如农资供应、农技服务、物流配送、农产品购销、农村金融等服务,在实现企业、农民、社会三方共赢(如图2所示)的基础上,有助于拉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把农业做强做大,培养农民真正成为专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也促进了农业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市场集中度的加速提升。

  图2 农业产业联合体产业发展路径

  五、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运作模式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我国传统农业的边际产出总体不高,农业产业链面临着“双柠檬市场”“双失灵”等困境,产业链中单节点盈利低下的状况也客观存在。要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农业的发展就要从传统的小农户生产中走出来,实现党的十九大所说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在规模提升基础上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通过重塑和升级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以及融资方式,进而实现纵向多元化和横向一体化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望成为突破行业困局的具体路径。

  从农业全产业链来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上游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购销;中游的耕、种、收等田间作业和管理;下游粮食的烘干、仓储、物流、贸易和加工;以及为产业链服务的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相关产业链在采购、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相互配合发挥协同优势,凭借这种纵向打通、横向协同的整体优势,控制关键环节和终端出口,推动行业整合。目前,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在探索农业全产业链再造新模式的过程中[7],有两部分可以形成比较竞争优势:一个是中间环节的种植管理,其核心是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释放种植利润;另一个环节是下游的流通销售环节,烘干、仓储等设施偏重资产,且只有有效掌握了下游的销售,才能有效驱动上游的资源整合和扩张。上游的农资端在整个产业链中壁垒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上游农资端分散以及缺少优势产品所致;而农业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的开展有赖于从上而下形成的产业链闭环,而一旦形成闭环,供应链金融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前,随着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渗透,“互联网+农业”正通过产业链融合,改变着现代农业的技术供给和资源配置,形成了诸多的创新实践模式[8](如图3所示)。

  图3 农业全产业链运作模式是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

  六、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农旅文融合产业大环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农村新业态的培育。所谓农业新业态是指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业态的农业新型产业形态,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技术进步、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以及新要素价值的凸显。伴随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发力,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生活于一体的新业态,成为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

  (一)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业经营户20 743万户,其中小规模农业经营户20 345万户,占比达99.8%。这些小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重要主体,即使在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小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相对于规模化经营,小农户的农业生产、种植普遍存在着农作物品质有待提升、土壤质量下降、机械化/信息化缓慢、资金筹措困难、产销对接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农业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所谓数字农业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以技术突破、政策扶持、土地流转改革和新型经营主体崛起为主要驱动力,借力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从全产业链角度深化数字化改革趋势和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运营效率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经济模式,是在“互联网+”这一工具或变革方式的基础上,从全产业链角度继续深化改革方向和力度所最终得到的产业升级结果,是“互联网+农业”的终极变革模式。

  1.大数据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数字化”制定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行业得到逐步应用,粗放型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将得到改进,定制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这种“订单农业”利用互联网在规模化定制的独特优势,预先将消费者需求汇集然后将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这不仅将改善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且打破了传统农业种植“先种植后销售”可能面临的“蛛网困境”的问题,同时还会衍生出参与式种植、体验式收割、人格化营销与定制化销售等消费场景,以及与乡村旅游结合的“体验农业”新型业态。

  2.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将推动农业流程的改进

  目前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良种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储等环节。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可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的方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通过实施数字科技可解决农业领域特有的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等,从而更精准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供需匹配。

  3.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机器学习所具备的通过使用大数据集来优化单个或一系列关键目标的能力很适合用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作物产量、疾病预防和成本效益等问题。在种植领域,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被用来分析来自无人机和卫星的图像、气象数据、土壤样本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帮助确定播种、施肥、灌溉、喷药和收割的最佳方法;在养殖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失;在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帮助培育更好的植物基因,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农作物保护产品和化肥,并且开发更多的农产品种类。

  (二)以农旅融合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休闲产业

  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教育、康养等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符合各地特色的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已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手段。根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8亿人次,营业收入7 400亿元,从业人员1 100万人,新产业对农业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了20%。

  1.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

  乡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要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并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多种模式的服务活动,着力打造生态景观+生态环保+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的生态相关多元产业格局,形成业务组合优势,真正实现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未来随着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乡村生态旅游业为代表的农村新产业将成为未来农村环境建设的持续动力。

  2.鼓励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推动旅游创新型发展

  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载体,二者结合才能保证旅游业的活力永驻。乡村文化游强调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强调以文化特征为切入点,创新打造出一批符合当代气息的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集群,做大品牌输出影响力。

  3.保护传统乡村古迹,开发特色资源

  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快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乡村发展的良性机制。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村等多记载着中国优秀文化的变迁史,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9]。保护、统筹、利用并发展它们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关注点。

  4.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打开城乡消费新需求

  通过培育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商务会展和创意文化等农旅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一方面有利于打开城乡日益增加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延伸,进而形成以龙头企业、新型经济组织带动的农旅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农旅融合分别经历了1.0 农家乐与2.0 精品民宿,进入了3.0 现代庄园时代,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庄园经济带,打造丰富的精品旅游线路、发展不同形式的农家乐,带动乡村经济稳步发展。

  (三)以双向物流体系为核心的乡村网络零售业

  截止2017年底,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中35万个有农村电商覆盖,实现增加值8 945亿元,吸纳劳动力2 100万人,约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0%。农村电商成为乡村最兴旺的新业态,从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趋势来看,农村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城市的双向物流网络

  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新业态的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消费要求,新的配送体系亟待出现以解决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瓶颈问题,同时依托有效信息流的流通模式有利于确保生鲜农产品稳定供应[10]。

  目前,在消费品下乡方面,电商的信息流和物流通道已经打开,但从农产品向城市销售的角度来看,受限于物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滞后,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发展迅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2.发展农村生鲜业务,建立高效的冷链运输机制

  目前由于优质冷链物流服务商缺位、物流外包成本高昂、外包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等原因,不少生鲜电商采用重模式自建物流。随着生鲜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冷链物流行业将进一步发展,能够实现质量的上升,成本的下降。

  3.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电商化意味着信息化,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电商化之后,网络平台能沉淀海量有效的经营、支付、快递以及交易信息。这些全量信息将帮助金融机构更有效地做出是否发放信贷的决策。同时电商化也能帮助金融机构做好贷款流向、贷后催收等工作。当电商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才能更充分,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将大大提升,风险管控的成本也极大降低,将形成一种以移动技术应用、产业链整合以及多品类金融服务覆盖为基础的农村金融新业态。

  作者简介: 李国英(1970-),女,内蒙古赤峰人,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现代化。

  基金: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构建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对河南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力研究》(182400410039);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指标课题《河南省能人返乡创业的掣肘及对策建议》(2018B226);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9,41(10)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IPv6从“通路”走向“通车”
2020-03-24
两部门:推动5G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加快应用基础设施IPv6改造进度
证券时报|2019-05-12
协会公告 ▏助力复产复工!第三批广西信息化行业数字产品(软件、平台)推介
2020-04-20